取某食品消化液,加0.25mol/L的(NH4)2C2O4,再加氨水呈碱性,在水浴上

题型:单项选择题

问题:

取某食品消化液,加0.25mol/L的(NH4)2C2O4,再加氨水呈碱性,在水浴上加热,若有Ca2+应有()现象产生。

A、黄色沉淀

B、白色沉淀

C、褐色沉淀

D、血红色沉淀

考点:食品检验工考试食品检验工考试题库
题型:单项选择题
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输入交流i=Imsinωt,副线圈按有一电流表和负载电阻R,电流表的示数为0.10A.在t=时(T为交流的周期),原线圈中的电流瞬时值为0.03A.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  )

A.10:3

B.3:10

C.3:10

D.10:3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为了便于排水和放气,管道安装时应有一定的坡度。一般室外管道顺介质流向的坡度为()。

A.0.001

B.0.002

C.0.005

题型:单项选择题

阅读下列材料。
“ * * ”刚结束时,中国千疮百孔,整个国民经济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严峻的现实使邓 * * 对“ * * ”这样的社会主义、对社会主义的这种“优越性”打出了沉重的问号。1977年12月26日在会见外宾时说:“怎样才能体现列宁讲的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什么叫优越性不劳动、不读书叫优越性吗人民生活不是改善而是后退叫优越性吗如果这叫社会主义优越性,这样的社会主义我们也可以不要。”1978年3月10日在国务院第一次全体会议上他又说:“什么叫社会主义它比资本主义好在哪里每个人平均六百几十斤粮食,好多人饭都不够吃,28年只搞了2300万吨钢,能叫社会主义优越性吗”1978年9月,在东北三省视察期间,说“我们太穷了,太落后了,老实说对不起人民。”“社会主义要表现出它的优越性,哪能像现在这样,搞了20多年还这么穷,那要社会主义干什么”这一连串的“问号”,实际上也是发出了重新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强有力的信号。
“ * * ”结束后,人们急切地想了解外部世界的面貌,从1978年起,国家领导人多次出访发达国家。国务院副 * * 谷牧率团赴西欧访问,欧洲经济的自动化、现代化、高效率,给考察团成员留下了深刻印象。西德一个年产5000万吨褐煤的露天煤矿只用2000工人,而中国生产相同数量的煤需要16万工人,相差80倍。法国戴高乐机场一分钟起落一架飞机,一小时60架;而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半小时起落一架,还搞得手忙脚乱。代表团成员之一、时任广东省副省长的王全国后来说:“那一个多月的考察,让我们大开眼界,思想豁然开朗,所见所闻震撼每一个人的心,可以说我们很受刺激!闭关自守,总以为自己是世界强国,动不动就支援第三世界,总认为资本主义腐朽没落,可走出国门一看,完全不是那么回事。”时任国务院副 * * 的王震访问英国,他听说约占全英国人口70%的普通老百姓,都拥有在中国人看来相当阔绰的私人住宅和家用轿车,每年度假可以出国旅游,感到非常惊讶。他想失业工人大概是一贫如洗吧,带着“访贫问苦”的明确意向来到一个失业工人的家。一看,真有点“眩晕”——这个失业工人住着一栋100多平方米的两层楼房,有餐厅、客厅,有沙发、电视机,装饰柜子里有珍藏的银器,房后还有一个约50平方米的小花园。由于失业,他可以不纳税,享受免费医疗,子女免费接受义务教育。王震看后感慨良久。没想到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工人,生活水平比中国的副 * * 都要高。他了解到,英国的清洁工每周收入约100英镑,开电梯的工人每周收入150英镑。据专家计算,1978年中英两国人均国民收入的比例是1:42.3。我们的东临日本,东京的大型商店商品多达50万种,而北京的王府井百货大楼仅有2.2万种,相比之下,我们“实在觉得很寒碜”。大家无不痛心疾首于这样的现实:中国太落后了,这些年耽误的时间太长了!必须坚决改革。
                                      ——摘自曹普《邓 * * 沉重“问号”启动改革》,
                                      《学习时报》,2008年9月29日,10月6日
请回答:

为什么要进行改革开放

题型:单项选择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主张以这一基本线索作为指导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准则。

材料二近二三十年来,有些学者注重从现代化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1840年以来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可以用“从传统到现代”这一思路作解释。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来研究中国近代史,可能会对1840—1911年间的哪些重要事件评价较高?

题型:单项选择题

材料一:

材料二:1890年,美国海军将领马汉在出版的《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一书中提出了海权论:海权即凭借海洋使一个民族变得伟大的所有因素,海权支配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马汉关于制海权问题的论述,在中国受到冷落,却引起了正积极向外扩张的日本的密切关注,(日本)这种与时俱进的学习方式终于在五年以后得到了回报。

材料三:列宁说: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

根据材料三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解答,你获得了怎样的历史认识?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