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心理防御机制的是() A.有意识运用的心理策略 B.无意识运用的心理策略 C.“

题型:单项选择题 B型题

问题:

属于心理防御机制的是()

A.有意识运用的心理策略

B.无意识运用的心理策略

C.“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D.“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E.“眼不见心不烦”

考点:公共卫生主治医师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题库
题型:单项选择题 B型题

把80个苹果平均装在9个篮子里,最后一个篮子里装______个.

题型:单项选择题 B型题

膨松剂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它在面包制作过程中发生反应产生气体,使面包变得松软.膨松剂反应产生气体的量作为检验膨松剂品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已知某膨松剂含碳酸氢钠、碳酸氢铵(NH4HCO3)中的一种或两种,化学兴趣小组对该膨松剂进行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

①2NaHCO3

.
Na2CO3+H2O+CO2↑;NH4HCO3
.
NH3↑+H2O+CO2↑.

②浓硫酸常用于吸收水蒸气和氨气.

③碱石灰是固体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不与氨气反应.

实验I:探究膨松剂的成分

按如图1所示连接好装置(夹持仪器略去,下同).

(1)实验记录

实验操作主要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及解释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向装置中加入药品.

关闭K1,打开K2

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点燃酒精灯.

打开K1,关闭K2.

试管中白色固体减少,

______

有二氧化碳生成,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打开K2,关闭K1.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有氨气生成.
继续充分加热.试管中仍有固体
(2)得出结论:该膨松剂的成分为______.

实验II:探究膨松剂受热产生气体的量

(1)测定二氧化碳的质量:如图2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各装置中的试剂为足量).

将8g膨松剂装入装置B中,通过测定实验前后装置______(填字母序号)的质量,其质量差即为样品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加热前,先对已连接好的装置A、B和C通一段时间的空气,再连接上装置D、E;加热过程中,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停止加热后,应继续通入空气一段时间,以保证产生的气体被装置充分吸收.

(2)测定氨气的质量:调整图2装置的连接顺序为______.另取8g膨松剂装入装置B中,通过测定实验前后装置C的质量,其质量差即为样品产生的氨气的质量.

【解释与结论】同学们进一步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后,认为该膨松剂质量良好.

【反思与评价】实验II中,若没有装置E,造成测定结果可能会______(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题型:单项选择题 B型题

提升操作(),减少人为误操作,实现管理制度的强制执行。

A.控制力

B.准确度

C.容易度

D.审慎性

题型:单项选择题 B型题

不受原料油性质变化影响的是()。

A、反应器床层温度变化

B、氢油比变化

C、反应温度变化

D、反应压力变化

题型:单项选择题 B型题

由于物资企业和生产企业组织资源的目的不同,因而物资企业在资源组织中比生产企业更为关注物资的()。

A、价格

B、供货时间

C、适用性

D、齐备性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