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一个遗传病的系谱(设该病受一对基因控制,A是显性,a是隐性),请据图回答:该遗

题型:填空题 案例分析题

问题:

下图是一个遗传病的系谱(设该病受一对基因控制,A是显性,a是隐性),请据图回答:

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在()染色体上,是()性遗传

考点:高中生物人类遗传病人类遗传病题库
题型:填空题 案例分析题

5岁女童,1周前受凉发热,咳嗽、咳痰;先是咳黏液,近2天咳嗽、咳痰加重,咳脓痰,并伴有呼吸困难。体格检查:体温39℃,脉搏156次/分,呼吸24次/分。急性病容,呼吸急促,面色苍白,口唇发绀,鼻翼扇动。听诊双肺散在中、小水泡音。心音低钝,心率156次/分,心律齐。实验室检查:白细胞20×109个/L。X线检查:左、右肺下叶散在分布的灶状阴影。入院后经积极治疗症状未见减轻,之后患者很快出现了肝、脾脏肿大,病情逐渐加重,抢救无效死亡。尸检主要见:左、右肺下背叶侧,肺表面和切面均见多灶状和小片分布的实变病灶。肝脏、脾脏和肾脏肿大,被膜紧张。显微镜下:气管和左、右主支气管壁弥漫性炎细胞浸润,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肺内实变病灶可见细支气管壁充血、水肿、中性粒细胞浸润,管腔内有大量脓细胞和渗出物,其周围肺泡腔内充满纤维素、水肿液和大量变性、坏死的中性粒细胞,部分区域病灶相互融合成片。肝小叶中央静脉和肝窦扩张淤血、脾淤血明显和肾脏髓质血管明显扩张淤血。

从临床病史和尸检病理所见,该病例患有如下哪几种疾病()

A.急性支气管炎

B.支气管哮喘

C.小叶性肺炎,伴部分小叶融合性肺炎

D.支气管扩张

E.大叶性肺炎

F.肺间质纤维化

题型:填空题 案例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吾国对日关系之痛史,宜镌骨铭心,纪其深仇大辱者,有三事焉:日甲午,日甲辰,日甲寅。甲午之役,丧师割地,东亚霸权拱手以让诸日本。甲辰之役,日本与俄争我满洲,而以我国为战场,我反作壁上观,其结果致敌势益见披昌。甲寅之役,日、德构衅,以吾国山东为战场,一如日、俄故事,后幅文章,竟欲演亡韩之惨剧于吾中国。此三甲纪念,实吾民没齿不忘也。--李大钊《国民之薪胆》材料二周恩来指出中日两国恢复正常关系的途径,先从民间的频繁往来并且达成协议开始,把两国关系大大地发展……1952年到1958年中日民间交流出现高潮。友好与贸易这两个因素,是经常起作用的最积极的因素,有如两个车轮,推动日中关系前进,也给日本政府以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吕乃澄、周卫平主编《大棋局:中日美关系风云五十年》材料三中日之间的不正常状态宣告结束。日本方面痛感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严重损失的责任,表示深刻反省。日本国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中国政府宣布,为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放弃对日本国的战争赔偿要求。中国政府和日本政府同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建立两国间持久的和平友好关系,并进行以缔结和平友好条约为目的的谈判。--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甲午之役”给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结合时代背景指出“吾国对日关系之痛史”所反映的问题。 (2)材料二反映出周恩来怎样的外交思想?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其影响。 (3)材料三中所说的当时“中日之间的不正常状态”指的是什么?这份声明产生了怎样的深远意义?

题型:填空题 案例分析题

国内水路、陆路货物运输保险基本险的保险责任包括()等。

A.遭受雨淋所致的损失

B.保险货物本身的缺陷或自然损耗

C.因碰撞造包装破裂致使货物散失的损失

D.在发生火灾时因纷乱而造成货物的散失

题型:填空题 案例分析题

在人类早期的历史中,由于阅读的能力和阅读的材料都只为极少数人掌握,阅读和权力呈现出一种相互纠结的关系。后来,随着印刷术的发明,阅读得到缓慢的普及,逐渐与权力分道扬镳,而且越来越成为权力的反面一个 * * 利的护心甲。它变成了个人对抗权力的一种无声而有效的方式。在它的荫护下,人类的自我逐渐挣脱了中世纪的黑暗,终于在新的人文精神的曙光中现身。对现代社会的人们来说,阅读更是一种普遍的先于实际生活的经验,我们首先从书本上获得人生的经验,然后才在实际生活中经历它们。阅读不仅帮助我们认识自我,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它直接造就了我们自我——“我们即是我们所阅读的东西”。
这段文字的大意是( )。

A.阅读在不断发展中得到了缓慢的普及与提高
B.人类在阅读中挣脱了黑暗,现身于曙光之中
C.阅读成为人类维护、认识、造就自我的工具
D.人类在阅读中认识了自我,而且造就了自我

题型:填空题 案例分析题

某生产性建设项目,生产某单一产品,年固定成本为1200万元,每件产品的变动成本(含单位产品税金等)为600元、销售价格为1600元,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16000件。
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在进行盈亏平衡分析时,需假定一定时期内( )都保持一个确定的量值。

A.固定成本

B.单位产品的销售价格

C.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

D.生产产品的需求量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