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吴某,男,83岁,呼吸衰竭,神志不清,咳痰无力,使用口咽通气道,护士给予的护理措

题型:单项选择题

问题:

患者吴某,男,83岁,呼吸衰竭,神志不清,咳痰无力,使用口咽通气道,护士给予的护理措施不正确的是:()

A.定时检查口咽通气道是否保持通畅

B.检查牙齿松动情况

C.使用胸部振颤法促进排痰

D.给予翻身叩背

E.指导患者有效咳痰

考点:护理学(医学高级)临床护理实践指南临床护理实践指南题库
题型:单项选择题

带速合理的范围通常控制在()。

A.5~25m/s

B.12~15m/s

C.15~50m/s

题型:单项选择题

年度综合停电检修计划应统筹综合考虑()的停电要求。

A.反措

B.可靠性预控指标

C.安措

D.基建、市政、大修技改工程

题型:单项选择题

胃肠减压期间病人可否进食和口服药物?

题型:单项选择题

患者行下颌前牙区根尖囊肿刮治术后,最合适的包扎方法为

A.交叉十字绷带

B.弹性绷带

C.四头带

D.三角巾

E.单眼交叉绷带

题型:单项选择题

货币是用作交易媒介、储藏价值和记帐单位的一种工具,是专门在物资与服务交换中充当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在现代经济中,货币起着根本性的作用。

材料一:中国获得了世界白银供给的一个相当巨大的份额。彼埃尔·肖努曾估计,美洲白银的1/3以上最终流人中国;魏斐德估计,约有一半的美洲白银落户中国;梁方仲认为,约占世界银产量15%的日本白银,也几乎全部进入中国。如果我们接受巴雷特提供的数据,即从1493年到1800年,全世界约85%的白银都产自美洲,那么世界白银产量的43%至57%可能都留在了中国。在众多版本中,VonGlahn的估讦最为低调,他认为从16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流入中国的白银占世界产量的1/30。相比而言,弗兰克关于中国获得世界银产量的一半的估计或许更接近真实情况。

——据高程《海外白银的输入与晚明中国商人阶层的兴起》

材料二:1935年,为防止白银外流,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规定白银国有,统一发行法币,以法币代替银元,作为市场唯一流通货币。

根据材料一,明朝中国的白银供给主要来源于哪里?分析这种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