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路上施工和作业时,应在140km/h及以上运行列车通过时前()停止作业,做好避让

题型:单项选择题

问题:

在线路上施工和作业时,应在140km/h及以上运行列车通过时前()停止作业,做好避让措施。

A.5min

B.8min

C.10min

D.12min

考点:接触网工接触网工(技师)接触网工(技师)题库
题型:单项选择题

单耗相对稳定的外购零部件成本属于()。

A.约束性固定成本

B.酌量性固定成本

C.技术变动成本

D.酌量性变动成本

题型:单项选择题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下 * * 道题。
“韦编三绝”是说孔子读《易》次数之多,竟把编联简策的编绳翻断了多次。此语最早见于《史记·孔子世家》。对“韦编”的“韦”如何理解新版《辞海》的解释是:“韦,熟牛皮。古代用竹简写书,用皮绳编缀,故日韦编。”这种说法其实是错误的。其一,现代的形声字古代常常写作假借字,汉代文献中此例不胜枚举。汉代许慎《说文》有“经,织从丝也”。许慎所用的“从”字,即今之形声字“纵”字的假借字。我们既知纵字在汉代实写作“从”,那么我们把汉人(司马迁)写的“韦编”读作“纬编”,是合乎汉人用字常理的。纬编即编联简策的纬绳。因为古人常把纵横称作经纬,所以《说文》又称“纬,织衡丝也”。简书的竹简是纵向排列的,犹如织布帛的经线,编联简策的组绳则是横向编联的,犹如织布帛的纬线。据此,把横向编联简策的组绳称作“纬绳”、“韦编”是理所当然的。其二,古代简书并不一定是用皮绳编缀的。陈梦家在《汉简缀述》中写道:“所用以编简札为册者,多为丝纶,有时写作‘绳’,有时写作‘编’。苟勋《穆天子传》谓汲郡魏家所出‘皆竹简素丝编’,《南齐书·文惠太子传》记襄阳古冢所出《考工记》“竹简书,青丝编……’居延出土汉简册,则为麻绳。”毫无疑义,所谓“素丝编”、“青丝编”都是指的丝绳。出土简册,则木简仅见用麻绳。除了“韦编三绝”的“韦”被释为皮绳外,尚不见任何关于用皮绳编联简册的记载和实物。

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我们把汉人写的韦编读作纬编是合乎汉人用字常理的”句中的“汉人”指的是汉族人,因为当时少数民族还没有使用简册

B.“孔子读《易》次数之多,竟把编联简策的编绳翻断了多次。”《易》,指的是《周易》,春秋时期即已传世

C.本文作者对“韦”字作出了新的解释,但这并没有改变成语“韦编三绝”的含义

D.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人们借助汉字表意的特性,在文献考证中,常能有新的发现

题型:单项选择题

顺序存储方法是把逻辑上相邻的结点存储在物理位置 【2】 的存储单元中。

题型:单项选择题

红外线检测车评判地面站探头方位合格的标准之一是,HTK型设备外探方位检测板的第一尖峰与第二尖峰的间隔为()。

A.10~18格

B.12~16格

C.11~17格

D.10~20格

题型:单项选择题

窗体上有一个名为Command1的命令按钮,并有下面的程序: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arr(6) As Integer
For k=1 To 6
arr(k)=k
Next k
prog arr()
For k=1 To 6
Print arr(k);
Next k
End Sub
Sub prog(a()As Integer)
n=UBound(a)
For i=n To 2 Step-1
For j=1 To n-1
If a(j)<a(j+1)Then
t=a(j):a(j)=a(j+1):a(j+1)=t
End If
Next j
Next i
End Sub
程序运行时,单击命令按钮后显示的是______。

A) 0 1 2 3 4 5
B) 1 2 3 4 5 6
C) 5 4 3 2 1 0
D) 6 5 4 3 2 1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