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十七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编写的教育著作是() A.《爱弥儿》 B.《大教学论》

题型:单项选择题

问题:

由十七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编写的教育著作是()

A.《爱弥儿》

B.《大教学论》

C.《教育漫话》

D.《普通教育学》

考点: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中学)辽宁省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真题2012年
题型:单项选择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4题。

阳光之下,泥土之上

刘伟林

(1)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的事物只有置身于某种背景或者是某类空间的时候,才能显露出真正的生活之光泽。在潮湿而蓬松的土壤中居住着种子的信念,在黑暗中居住着爱情的誓言,在茂密的树梢后居住着鸟的翅膀,在木质或砖块结构的房间里居住着人的灵肉。

(2)对人类来说房间是最基本、最真实、最直接、最物化的空间形式。游牧民族喜欢自带帐篷,逐河而栖;产生猎手的民族喜欢用木质建构的房屋;而汉族人则用煅烧的砖块造就空间,这是怎样的把泥土地变成金子的过程啊!

(3)同样,我居住的房间是钢筋、混凝土之结构,环顾四壁,它使我实现了一个人的平凡、清贫,还包括清澈与湿润,在瞌睡中启合的梦幻。于是,空气、阳光、花朵都被赋予了一种内在的形式。

(4)房间不大,来回只有七步之遥,在泥土之上,又被压在阳光之下。在七楼,七楼 从另一种角度说,又是高于现实置于梦幻下的一个层面。我在这十几平米的空间里认真地生活着,建立着自己内心的秩序,有时也怀想古代人与现代人生活的另一空间。城市中总是充满着喧哗和躁动,但只要打开窗户,阳光与空气就横冲直入,而拉上窗帘,个人的梦想就已开始——黑暗是告慰的中心。

(5)随手关闭与启开的房门就像守候幸福与拒绝空难的过程,或者就如阿里巴巴一样地喊着“芝麻开门,芝麻开门”。一个坐在固定房间里的读书人并不因为贫困而丧失拥有精神的快乐。

(6)在阳光的照耀下,房间里的空气也似乎变得洁净如洗了,我注视着舞蹈的阳光和熠熠飞行的细碎事物。事物在既定的未被介入内心的真实状态下是引导我走向光明的场所。

(7)在房间的地面一角堆放着一名漂在城市里的打工者的书籍。窗前仅放着一张书桌。书桌已被肘部磨得有些发亮,变得熟糯,有一种典雅的沉着。我知道由于人们对材料的偏好,使得树木远离了森林,利刃的铁器早就听命于人类,毫不吝啬地袭击了其根部。在房间里我还依稀地听见铁器挥动的声响,一下一下的。

(8)树木变成材料后,占据着一方空间,空间也便显得愈是狭窄。这总让我想起那些被无故侵占的土地,前者与后者一样反映了某种被践踏的命运。

(9)除了书籍和木头,我想不起还有什么事情能够令我如此的亲近。依靠它们,我深受保护。

(10)树木有一种既存的神性之光,它的伤口是它流泪的眼睛,当它彻底沉睡之后(也只能是沉睡),它依然沉浸在美丽与忧伤之中,如同音乐的倾诉与颤动。

(11)房间因有了这些,也就有了生命的呼吸。夜深人寂之时,温柔如另一种力量拂动在我的脸颊之上。                                  (选自2004年第4期《散文》)

1.仔细阅读第(1)段的画线句子,请你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

答:

2.第(4)段中,作者说“黑暗是告慰的中心”。请联系“房间”在文中的主要含义,分析作者这样说的原因。

答:

3.最后一段说“房间因有了这些,也就有了生命的呼吸”。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这些”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答:

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本文以赞美房间开篇,开门见山,引出下文;以房间“温柔如另一种力量拂动在我的脸颊之上”作结,首尾照应,结构严谨。

B.第(2)段作者运用诠释和对比的方法,抒发了“我” 对房间的喜爱之情,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C.本文自始至终都围绕房间的功能和作用来写,笔之所至,情之所染,喜悦之中夹杂着淡淡的忧愁。

D.文章通过对“我”生存环境和生存状态的描写,形象地说明了精神生活的重要性,也含蓄地批评了人类破坏生态平衡的做法。 E.作者在文中多次运用第一人称的写法,主要是便于和读者交流,也便于抒情以及客观叙述,很有说服力。

题型:单项选择题

某房地产开发公司整体出售了其新建的商品房,与商品房相关的土地使用权支付额和开发成本共计10000万元;该公司没有按房地产项目计算分摊银行借款利息;该项目所在省政府规定计征土地增值税时房地产开发费用扣除比例按国家规定允许的最高比例ha;该项目(广告内容,已被删除)的有关税金为 200万元。计算确认该商品房项目缴纳土地增值税时,应扣除的房地产开发费用和"其他扣除项目"的金额为()。

A. 1500万元

B. 2000万元

C. 2500万元

D. 3000万元

题型:单项选择题

生产性粉尘的危害性有哪些?

题型:单项选择题

李泰伯改字

范文正公①守桐庐②,始于钓台建严先生祠堂,自为记③,其歌词④曰:“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德,山高水长。”既成,以示李泰伯。泰伯读之三,叹味不已,起而言曰:“公之文一出,必将名世。某妄意易一字,以成盛美。"公瞿然⑤,握手⑥扣之。答曰:“云山江水之语,于义甚大,于词甚溥⑦,而‘德’字承之,似局促,拟换作‘风’字如何?”公凝⑧坐颔首,殆欲下拜。

(选自宋?洪迈《容斋随笔》)

[注释]①范文正公:即范仲淹。他谥“文正”,故世称范文正公。②桐庐:古地名,今浙江桐庐市。③记:传记。④歌词:指记文后的赞词。⑤瞿然:惊讶的样子。⑥握手:拱手。⑦溥(pǔ):大。⑧凝:注意力集中。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守②泱泱③已④易⑤盛⑥扣⑦颔首

2.翻译:①既成,以示李泰伯

②必将名世

③殆欲下拜

3.上文“秦伯读之三”中的“三”,是指    

4.理解:以“风"字换“德"字,它好在哪里?请说出一二点。

题型:单项选择题

华为系统中,下面说法正确的有()

A.基站的数据配置是通过OML链路下发的,而系统消息的更新是通过信令链路下发的

B.BTS的本地小区、扇区标识必须与BSC分配的小区、扇区标识相一致,否则载频资源是不能建立起来

C.载频资源状态为使能、解锁、空闲,表示可以正常进行接入和呼叫

D.通过DSPRES查询载频资源状态,为使能、解锁、空闲,表示载频资源已经建立起来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