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组织检查医疗卫生机构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的开展情况的部门是() A.卫生

题型:单项选择题

问题:

负责组织检查医疗卫生机构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的开展情况的部门是()

A.卫生部

B.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会同卫生部

C.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D.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E.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考点:执业药师药事管理与法规执业药师药事管理与法规
题型:单项选择题

男,32岁。突然呼吸困难,右侧胸痛,查体:发绀,大汗。既往肺结核病史。 

对该患者胸部听诊时可听到 ()

A.干啰音 

B.金属调叩击音 

C.胸语音 

D.羊鸣音 

E.爆裂音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下列哪种贫血可出现网织红细胞计数增多

A.溶血性贫血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营养性贫血

D.失血性贫血

E.生理性贫血

题型:单项选择题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史学界掀起了关于清末预备立宪的学术争鸣。一部分学者认为,立宪改革是清廷当权的顽固派在历史发展大势所趋和人民群众强烈要求威逼之下,被迫无奈采取的想从君主专制改变为君主立宪制的从上而下的应变对策和拖延时局的专制改良措施,其落后性与反动性自不待言。另一部分学者则认为清末预备立宪在国内外形势的压力下促成,旨在巩固统治,确保君权、抵制革命。然而,其政治改革和举措却导致了清末政治权威的理性化,政治功能的专门化以及民众政治参与的初步形成,这一明显的变化,无疑是中国政治近代化的开端,有相当的进步性。

清末预备立宪大事年表

1905年日俄战争俄国战败,清政府朝野上下普遍认为立宪战胜专制。同年,清政府

派端方等五大臣出洋考察政治。

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仿行立宪”,设立考察政治馆,进行立宪的准备工作,规定

各省筹备设立谘议局,中央筹备设立资政院。

1907年将考察政治馆改建为宪政编查馆,作为预备立宪的办事机构。
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大纲》仿德日宪法,共23条,其中君上大权14条,规

定君权至高无上;臣民的权利和义务9条,规定臣民享有财产、言论、集会、

结社等各项自由。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宪法性质的文献。

1909年各省选举产生谘议局作为地方议政机构,议员由地方上层人士组成。谘议

局每年开会一次,会期40天,有权讨论本省事务并咨询督抚,以及选举本省

参加资政院的议员。

1910年资政院第一次常年会开会,各地代表198人,会期长达100天。议题包括速

开国会案,速设内阁案、著作权律案、报律案、剪辫易服案等20多件。议员

们讨论颇为热烈,争论也颇为激烈,会场时有鼓掌声和嘘声。 

1911年建立责任内阁,13名内阁成员中满族9人,其中皇族7人,故又称“皇族内

阁”。武昌起义爆发后,颁布《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

请结合上表及相关史实,谈谈你对清末预备立宪的认识。(12分)

(要求:围绕清末预备立宪运动展开,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题型:单项选择题

值班调度员在填写操作票前,应考虑哪些问题?

题型:单项选择题

清代余云涣所撰与义府大堂联,通俗易懂,联曰:“不要百姓半元钱,原非易事;但问一官两千石,所造何功”此联告戒官吏,不拿百姓半文钱是起码的为官之德,并非是什么特殊的事迹,重要的是要问一问享受着国家的俸禄做出了什么政绩。
对这段话的准确概括是( )。

A.为政不在言多,须息息从省身克己而出
B.为官要一心为民,两袖清风,三思而行,四方太平
C.为官既要廉政,还要勤政
D.为官不光要廉政,还要勤政,要有功于民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