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史学界掀起了关于

题型:综合题

问题: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史学界掀起了关于清末预备立宪的学术争鸣。一部分学者认为,立宪改革是清廷当权的顽固派在历史发展大势所趋和人民群众强烈要求威逼之下,被迫无奈采取的想从君主专制改变为君主立宪制的从上而下的应变对策和拖延时局的专制改良措施,其落后性与反动性自不待言。另一部分学者则认为清末预备立宪在国内外形势的压力下促成,旨在巩固统治,确保君权、抵制革命。然而,其政治改革和举措却导致了清末政治权威的理性化,政治功能的专门化以及民众政治参与的初步形成,这一明显的变化,无疑是中国政治近代化的开端,有相当的进步性。

清末预备立宪大事年表

1905年日俄战争俄国战败,清政府朝野上下普遍认为立宪战胜专制。同年,清政府

派端方等五大臣出洋考察政治。

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仿行立宪”,设立考察政治馆,进行立宪的准备工作,规定

各省筹备设立谘议局,中央筹备设立资政院。

1907年将考察政治馆改建为宪政编查馆,作为预备立宪的办事机构。
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大纲》仿德日宪法,共23条,其中君上大权14条,规

定君权至高无上;臣民的权利和义务9条,规定臣民享有财产、言论、集会、

结社等各项自由。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宪法性质的文献。

1909年各省选举产生谘议局作为地方议政机构,议员由地方上层人士组成。谘议

局每年开会一次,会期40天,有权讨论本省事务并咨询督抚,以及选举本省

参加资政院的议员。

1910年资政院第一次常年会开会,各地代表198人,会期长达100天。议题包括速

开国会案,速设内阁案、著作权律案、报律案、剪辫易服案等20多件。议员

们讨论颇为热烈,争论也颇为激烈,会场时有鼓掌声和嘘声。 

1911年建立责任内阁,13名内阁成员中满族9人,其中皇族7人,故又称“皇族内

阁”。武昌起义爆发后,颁布《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

请结合上表及相关史实,谈谈你对清末预备立宪的认识。(12分)

(要求:围绕清末预备立宪运动展开,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考点:东盟的成立和发展
题型:综合题

已知椭圆短轴端点、焦点及中心连线构成等腰直角三角形,则此椭圆的离心率=______.

题型:综合题

治疗疟疾病的劳疟,首选的方剂是()

A.何人饮

B.柴胡桂枝干姜汤合截疟七宝饮

C.加味不换金正气散

D.柴胡截疟饮

E.鳖甲煎丸

题型:综合题

杆OA与均质圆轮的质心用光滑铰链A连接,如图所示,初始时它们静止于铅垂面内,现将其释放,则圆轮A所做的运动为:()

A.平面运动

B.绕轴的定轴转动

C.平移

D.无法判断

题型:综合题

卫生行政执法行为根据其作用对象是否特定,可分为()。

A.单方卫生行政执法行为与双方卫生行政执法行为

B.依职权的卫生行政执法行为与依申请的卫生行政执法行为

C.抽象性卫生行政执法行为与具体性卫生行政执法行为

D.内部卫生行政执法行为与外部卫生行政执法行为

题型:综合题

申请人故意隐瞒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申请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农业主管部门对申请人可采取的制裁措施有哪两条?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