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58岁。尿频、尿急、尿痛5天,体温 39.5℃,左肾区有叩击痛,尿常规蛋白++

题型:单项选择题

问题:

男性,58岁。尿频、尿急、尿痛5天,体温 39.5℃,左肾区有叩击痛,尿常规蛋白++,白细胞满视野,红细胞5~10/HP。尿中见白细胞管型

该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

A. * * 综合征

B.急性肾炎

C.急性间质性肾炎

D.慢性间质性肾炎

E.急性肾盂肾炎

考点:护理正副高泌尿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泌尿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2
题型:单项选择题

文学常识填空。         

⑴《云南的歌会》的作者是_________,湖南凤凰人,_________家和_________家。         

⑵《吆喝》一文选自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著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家。

⑶《俗世奇人》一文的作者是_________。   

题型:单项选择题

歌曲《扎红头绳》曲调欢快,表现了杨白劳与喜儿相聚时的快慰心情,是歌剧()的选段?

A.《江姐》

B.《洪湖赤卫队》

C.《白毛女》

D.《太阳出来了》

题型:单项选择题

使用格拉布斯准则检验以下n=6个重复观测值:0.82、0.76、0.78、0.80、0.91、0.79,以下说法正确的是()(G(0.05,6)=1.82G(0.05,5)=1.67)。

A、测量列不存在异常值

B、0.91是正常值

C、0.76是异常值

D、测量列存在异常值

题型:单项选择题

阅读以下文字,完成以下问题。
自然界有许多植物的叶子会动,比如含羞草、合欢等豆科植物白天张开叶子,晚上会合上叶子“睡眠”;捕蝇草的叶子能闭合起来,捕食苍蝇等昆虫。像含羞草、合欢等植物的这种“睡眠运动”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关注,可是植物为什么会睡眠,却一直是个[ 1 ]。
18世纪,法国生物学家德梅兰把含羞草放到光线照不到的洞穴里,发现它的叶子依然以 24小时为周期开合。这说明含羞草体内存在一种不受外界光线等环境因素影响的“生物钟”。19世纪,达尔文在《植物的运动本领》中说,植物在晚上闭合叶子睡眠是“为了保护自己免受夜晚低温之害”。20世纪80年代,德国希尔德奈希特的研究报告指出,叶子的开合是由一种称为“膨压素”的植物激素控制的。此后,日本上田实等人从植物中抽出包含数千种化合物的萃取物,最后成功分离出两种活性物质,一种是可使植物叶子闭合的“安眠物质”,另一种是可使植物叶子张开的“兴奋物质”。
植物睡眠之谜之所以长期不得其解;就是因为此前没有人想到使叶子开合的竟是两种不同的生理活性物质。人们进一步了解到,豆科植物叶下珠的安眠物质是一种含葡萄糖的配糖体,白天配糖体水解,安眠物质浓度降低,夜晚配糖体重新合成,兴奋物质浓度相对降低,而配糖体的合成分解是由叶下珠体内的生物钟控制的。相反,铁扫帚的兴奋物质是配糖体,在夜晚配糖体水解,兴奋物质浓度降低,叶子随之闭合。如果用人工合成的半乳糖代替葡萄糖,由于半乳糖在铁扫帚体内不会水解,反而成为一种睡眠阻断剂,使铁扫帚始终不能睡眠,以致两个星期之后因缺水枯萎而死。
解开植物睡眠之谜,将为某种“绿色”农药的[ 2 ]铺平道路。目前的除草剂还无法只让田菁等豆科杂草枯萎而不损害豆科作物。研究人员已经人工合成了使田菁失眠的睡眠阻断剂,实验结果是田菁第三天就整株枯死。由于这种阻断剂只对田菁起作用,因此不会影响大豆的生长。

从原文看,以下研究最能揭开“植物睡眠之迷”的一项是( )。

A.德梅兰提出含羞草体内存在着不受外界环境影响的“生物钟”

B.达尔文提出植物在晚上睡眠是为了保护自己免受夜晚低温之害

C.希尔德奈希特提出植物睡眠是由植物体内的“膨压素”控制的

D.上田实等人提出植物体内存在着可使叶子闭合的“安眠物质”

题型:单项选择题

原文“______谓之痰饮”

A.饮后,水流胁下,咳唾引痛

B.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

C.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

D.喘而不得卧,加短气,其脉平

E.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