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以下文字,完成以下问题。 自然界有许多植物的叶子会动,比如含羞草、合欢等豆科植物

题型:单项选择题

问题:

阅读以下文字,完成以下问题。
自然界有许多植物的叶子会动,比如含羞草、合欢等豆科植物白天张开叶子,晚上会合上叶子“睡眠”;捕蝇草的叶子能闭合起来,捕食苍蝇等昆虫。像含羞草、合欢等植物的这种“睡眠运动”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关注,可是植物为什么会睡眠,却一直是个[ 1 ]。
18世纪,法国生物学家德梅兰把含羞草放到光线照不到的洞穴里,发现它的叶子依然以 24小时为周期开合。这说明含羞草体内存在一种不受外界光线等环境因素影响的“生物钟”。19世纪,达尔文在《植物的运动本领》中说,植物在晚上闭合叶子睡眠是“为了保护自己免受夜晚低温之害”。20世纪80年代,德国希尔德奈希特的研究报告指出,叶子的开合是由一种称为“膨压素”的植物激素控制的。此后,日本上田实等人从植物中抽出包含数千种化合物的萃取物,最后成功分离出两种活性物质,一种是可使植物叶子闭合的“安眠物质”,另一种是可使植物叶子张开的“兴奋物质”。
植物睡眠之谜之所以长期不得其解;就是因为此前没有人想到使叶子开合的竟是两种不同的生理活性物质。人们进一步了解到,豆科植物叶下珠的安眠物质是一种含葡萄糖的配糖体,白天配糖体水解,安眠物质浓度降低,夜晚配糖体重新合成,兴奋物质浓度相对降低,而配糖体的合成分解是由叶下珠体内的生物钟控制的。相反,铁扫帚的兴奋物质是配糖体,在夜晚配糖体水解,兴奋物质浓度降低,叶子随之闭合。如果用人工合成的半乳糖代替葡萄糖,由于半乳糖在铁扫帚体内不会水解,反而成为一种睡眠阻断剂,使铁扫帚始终不能睡眠,以致两个星期之后因缺水枯萎而死。
解开植物睡眠之谜,将为某种“绿色”农药的[ 2 ]铺平道路。目前的除草剂还无法只让田菁等豆科杂草枯萎而不损害豆科作物。研究人员已经人工合成了使田菁失眠的睡眠阻断剂,实验结果是田菁第三天就整株枯死。由于这种阻断剂只对田菁起作用,因此不会影响大豆的生长。

从原文看,以下研究最能揭开“植物睡眠之迷”的一项是( )。

A.德梅兰提出含羞草体内存在着不受外界环境影响的“生物钟”

B.达尔文提出植物在晚上睡眠是为了保护自己免受夜晚低温之害

C.希尔德奈希特提出植物睡眠是由植物体内的“膨压素”控制的

D.上田实等人提出植物体内存在着可使叶子闭合的“安眠物质”

考点:地方公务员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北京市行政能力测试
题型:单项选择题

税务登记的种类包括()。

A.设立登记

B.停业、复业登记

C.外出经营报验鼙记

D.变更登记

题型:单项选择题

男性,55岁。厌食、乏力、腹胀2个月。5小时前突然呕吐鲜血3次,总量约900ml,含有凝血块。既往肝炎病史17年。查体:P112次/分,BP80/50mmHg。巩膜轻度黄染。肝右肋缘下3cm,质硬,结节状,脾脏左肋缘下3cm,边缘圆钝,质地中等。腹腔积液征阳性。实验室检查:WBC3.0×109/L,Hb5.6g/L,HBsAg(+)。

根据患者情况,发生出血最可能的原因是().

A.胃癌出血

B.应激性溃疡

C.肝癌破裂出血

D.胆道结石并胆道出血

E.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题型:单项选择题

缺O2引起的呼吸加深加快主要是通过什么感受器引起的

A.直接刺激呼吸中枢

B.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转而兴奋呼吸中枢

C.刺激主动脉弓、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

D.刺激主动脉体、颈动脉体压力感受器

E.刺激主动脉体、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

题型:单项选择题

患者男性,29岁。3日来有时高热,体温达40℃,有时体温37.8℃左右。为明确病因入院待查。

患者使用过的体温计应清洁、消毒,定期检测,正确的是()。

A.若体温计有破损或水银柱自动下降应不再使用

B.将体温计浸泡于消毒溶液中1小时后取出用自来水冲洗

C.将体温计浸泡于消毒溶液中1小时后取出用冷开水冲洗

D.消毒液应每日更换,盛放消毒液的容器应每月消毒1次

E.将体温计放入已经测试过的38℃以下的水温中,3分钟后取出检视

题型:单项选择题

经组织调查和评价后,发现阿米三嗪萝巴新片(商品名为“都可喜”)疗效不确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决定撤销其批准证明文件。关于此事件相关处理方式的说法,正确的有()

A.生产企业不得继续生产该药品

B.零售企业应立即下架并不得继续销售该药品

C.医疗机构不得开具该药品的处方

D.当地药品监管部门应监督销毁或者处理已生产的药品

E.医务人员应帮助患者寻求适宜的替代治疗措施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