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制酚酞指示剂选用的溶剂是( )。A.水-甲醇 B.水-乙醇 C.水 D.水-丙酮

题型:单项选择题

问题:

配制酚酞指示剂选用的溶剂是( )。

A.水-甲醇

B.水-乙醇

C.水

D.水-丙酮

考点:食品检验工初级食品检验工初级
题型:单项选择题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在十九世纪中叶的欧洲,重大的政治问题都是依靠武力加以解决的。……。但所有欧洲国家都得出了结论,大规模的军事力量对它们的民族生存是不可或缺的。……1914年,欧洲大陆上每一个强势国家不仅拥有一支庞大的常备军,而且在公民中间拥有数百万经过训练的后备军。几乎没有什么人渴望战争。然而,每个人都认识到,战争总有一天会来。在1914年以前的那几年里,战争迟早要爆发的想法,可能使得一些国家里的某些政治家更决心去发动战争。不管怎样,民众对未来战争的预期,连同大规模的常备军,促成了这场1914年爆发的横跨欧洲的大战。不过,这场大战的出现也有其他的原因,包括国际同盟的连锁体系,德国想在世界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的预期(这对英国早先形成的优势地位构成挑战,在法国则引起民族主义忧虑)以及在马尔干半岛正如火如荼的种种冲突。

——(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二 关于一战的战争责任问题,中国学者潘人杰、李巨廉认为,应从“时代”、“格局”和“人”三个层面来看待战争缘起和战争责任。从时代看,现代条件下的大国霸权主义,主要资本主义大国经济和技术的迅猛提高,是20世纪初可能发生世界大战的条件;从“格局”看,20世纪初两大对立的同盟体系和军事集团的新格局的形成,为从局部战争演化为全面战争埋下了祸根;从“人”看,通向一战的道路有很大的自发性特点,这与大国当权人物的决策行动和对危机的处理有关。政策和行动僵硬,缺乏必要的妥协和绥靖,促成了两大集团迅速迎头相撞。

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分析一战爆发的历史背景。(10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学者对于一战战争责任的认识。(5分)

题型:单项选择题

氟尿嘧啶影响核酸合成的机制是( )。

A.抑制核苷酸还原酶
B.抑制DNA多聚酶
C.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
D.阻止嘌呤核苷酸形成
E.抑制脱氧胸苷酸合成酶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下列地下建筑工程常用防水方法中属于自防水的是()

A.卷材防水层

B.外加剂防水混凝土

C.涂膜防水层

D.防水砂浆抹面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临时存款账户开户许可证除记载上述事项外,还应记载临时存款账户的()

A.有效期限

B.其基本账户开户地

C.经营范围

D.账户用途

题型:单项选择题

要限制宏命令的操作范围,在创建宏时应定义的是______。

A.宏操作对象
B.宏操作目标
C.宏条件表达式
D.窗体或报表控件属性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