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以下文字,完成下列问题。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科学进步日渐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

题型:单项选择题

问题:

阅读以下文字,完成下列问题。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科学进步日渐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开始成为现实,今天世界的竞争已成为以经济为基础,以科技特别是以高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的竞争。事实上,1997年美国的信息高科技的产值已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10%,以信息技术为主的知识密集服务出口总值已接近商品出口总值的40%,联合国组织主要成员国国内生产总值的近50%来自以知识为基础的产业。

自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对未来经济出现了多种说法,先是前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在《两个时代之间——美国在电子技术时代的任务》之中提出了我们面临一个“电子技术时代”。其后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又把它称为“后工业社会”。记者出身的美国社会学家托夫勒1980年在《第三次浪潮》中大力宣传了“后工业经济”,并把它描绘成“超工业社会”,提出出现了一种不同于工业经济的经济。美国经济学家和未来学家奈斯比特1982年在《大趋势》中提出的“信息经济”,以新型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命名这种经济。英国福莱斯特1986年在《高技术社会》中提出的“高技术经济”,准确地以新型经济的产业支柱群体命名这种经济。1990年联合国研究机构提出了“知识经济”的说法,明确了这种新型经济的性质。1992年我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社会科学》杂志132期撰文提出自然科学、技术和社会科学支配的经济——“智力经济”的概念,其后又在多种中文刊物上做了说明。1996年经联合国组织明确定义了“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第一次提出了这种新型经济的指标体系和测度。1996年12月30日的美国《商业周刊》发表一组文章提出“新经济”,指出一种新型经济已经形成。1997年2月美国总统克林顿又采用了联合国研究机构以前提出的知识经济的说法。著名的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1998年版已定名为《发展的知识》。

这些让人眼花缭乱的名词实际上是在逐步建立一个日渐清晰的概念,即“人类正在步入一个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知识的生产、分配、使用(消费)为最重要因素的经济时代”,简而言之就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时代。从这个概念的形成也可以看出,先是______的敏感,后是学者的探索,再是记者的宣传,后是科学家的研究,直至国家领导人和______的正式采用,经过了30多年的时间,可以认为:这是一个科学概念。从经济发展史看来,以产业结构划分,可以分为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高技术经济。以资源配置来划分,可以分为劳动经济、(自然)资源经济和智力经济,这也得到众多专家的认同。我们现在称之为“知识经济”,似乎在分类学上有些问题,但这几种说法都是一个意思。所谓“知识经济”,是指区别于以前的以传统工业为产业支柱,以稀缺自然资源为主要依托的经济的新型经济,它以高技术产业为第一产业支柱,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因此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本文第一自然段列举了各项数字,是为了强调下面哪一项的重要作用?()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信息技术

C.科学技术

D.经济发展

考点:国家公务员行政职业能力测试行政职业能力测试
题型:单项选择题

久期的缺陷是()。

A.对于所有现金流采取同样的收益率,与实际不符

B.假设价格与收益率呈线性关系,与实际不符

C.当债券的收益率变化幅度很小时,采用久期方法不能就债券价格对利率的敏感性精确地测量

D.当债券的收益率变化幅度很大时,采用久期方法不能就债券价格对利率的敏感性精确地测量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下述疾病中哪一种不会发生全血细胞减少()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急性白血病

C.脾功能亢进

D.巨幼细胞性贫血

E.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题型:单项选择题

海顿的《创世纪》属于音乐美范畴中的()。

A.崇高美

B.欢乐美

C.戏剧美

D.悲剧美

题型:单项选择题

[背景材料2]
某项目部为控制材料成本,主要从控制供料成本和量差控制入手。在材料的采购环节,通过网上采购的方式与一供应商签订了水泥、砂、石的供应合同,并由项目部自己组织运输。在材料发放环节,按照发料的原则,尽量控制损耗;使用环节,尽量减少材料的场内运输损耗。
问题:

属于控制供料成本措施的有( )。

A.购买原价核算

B.运杂费的核算

C.限额领料单的核算

D.外运输损耗的核算

E.采购及保管费的核算

题型:单项选择题

运用平衡计分卡理论,进行企业KPI指标体系设计的主要程序不包括()。

A.设定企业层面的KPI

B.建立企业的核心价值

C.确定企业的愿景和战略

D.设计岗位(个人)的平衡计分卡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