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地图上一段铁路长度应选用器材是 ( ) A.刻度尺和三角板 B.刻度尺和细线

题型:选择题

问题:

测量地图上一段铁路长度应选用器材是 (  )

A.刻度尺和三角板

B.刻度尺和细线

C.刻度尺和量角器

D.刻度尺和圆规

考点:长度的测量及刻度尺的使用
题型:选择题

红外光谱分析中,由于诱导效应增大,从而导致基团的振动频率向低频移动。( )

题型:选择题

  赵良淳字景程,居饶之余干,太宗子恭宪王之后,丞相汝愚曾孙也。累世以学行名,号贤宗子。良淳少学于其乡先生饶鲁,知立身大节。及仕,所至以干治称,而未尝干人荐举。初以荫为泰宁主簿,三迁至淮西运辖,浮湛冗官二十余年。马光祖、李伯玉、范丁孙交荐辟之,卒不振拔。考举及格,改知分宁县。分宁,江西剧邑,俗尚哗讦,良淳治之,不用刑戮,不任吏胥,取民之敦孝者,身亲尊礼之,至甚杰骜者,乃绳以法,俗为少革。

  成淳末,廷臣议众建宗室于内郡,以为屏翰,遂除良淳知安吉州。先是,知州李庚遁,百事隳废,良淳至,日与僚吏论所以守御之备,悉举行之。时岁饥,民相聚为盗,所在蜂起。或请以兵击之,良淳曰:“民岂乐为盗哉?时艰岁旱,故相率剽掠苟活耳。”命僚属以义谕之,众皆投兵散归,其不归者众缚以献。有掠人货财诣其主谢过而还之者。良淳劝富人出粟振之,尝语人曰:“使太守身可以济民,亦所不惜也。”其言恳恳,足以动人,人皆倒囷以应之。朝议寻以徐道隆为浙西提刑,以辅良淳,加良淳直秘阁。

  文天祥去平江,溃兵四出剽掠,良淳捕斩数人,枭首市中,兵稍戢。已而范文虎遣使持书招降,良淳焚书斩其使。大兵迫独松关,有旨趣道降入卫。道降既去,大兵至,军其东西门。良淳率众城守,夜就茇舍陴上,不归。

  先是,朝廷遣将昊国定援宜兴,宜兴已危,不敢往,乃如安吉见良淳,愿留以为辅。良淳见国定慷慨大言,意其可用也,请于朝,留戍安吉。已而国定开南门纳外兵,兵入城呼曰:“众散,元帅不杀汝。”于是众号泣散去。良淳命车归府,兵士止之曰:“事至此,侍郎当为自全计。”良淳叱去之。命家人出避,乃闭闽自经。有兵士解救之,复苏,众罗拜泣曰:“侍郎何自苦?逃之犹可求生。”良淳叱曰:“我岂逃生者邪?”众犹环守不去,良淳大呼曰:“尔辈欲为乱邪?”众涕泣出,复投缳而死。(选自《宋史·列传第二百一十》,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俗哗讦——尚:喜欢

B.亲尊礼之——身:亲自

C.有旨道隆入卫——趣:催促

D.乃安吉见良淳——如:同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及仕,所至干治称——人皆倒困应之

B.不归者众缚以献——意可用也

C.俗少革——时岁饥,民相聚

D.至甚杰骜者,绳以法——如安吉见良淳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赵良淳从小跟从老师学习,懂得立身的大节,他从来没有求别人举荐他,虽然也得到过马光祖等人的大力举荐,但是没有得到提拔。

B.无论是治理分宁县,还是治理安吉县,赵良淳都曾将一些特别桀骜不驯的人绳之以法,坏的习俗被革除了一些。

C.面对荒年与百业凋敝,赵良淳力劝富人拿出粮食来赈济安吉的老百姓,由于他态度诚恳,人们纷纷拿出谷仓中的粮食来响应他。

D.由于轻信吴国定,安吉失守,在元兵已经进城的情形下,赵良淳还坚持驱车回府,安排家人出去躲避后,自己自杀身亡,以身殉国。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民岂乐为盗哉?时艰岁旱,故相率剽掠苟活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良淳劝富人出粟振之,尝语人曰:“使太守身可以济民,亦所不惜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良淳捕斩数人,枭首市中,兵稍戢。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选择题

人的价值是( )。

A.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B.社会对个人的尊重与满足
C.人的潜在价值和现实价值
D.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题型:选择题

探水是指采掘过程中运用超前探查方法,查明采掘工作面顶底板、侧帮和前方()等水体的具体位置、产状等基本情况。

A.含水构造

B.含水层

C.老空积水

D.无炭柱

题型:选择题

硫酸阿托品注射液()

A.零售企业凭盖有医疗单位公章的医生处方限量供应

B.实行专库(柜)、双人、双锁保管

C.两者均需

D.两者均不需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