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2岁男孩,发热12小时,体温39℃,在儿科门诊就诊过程中突然发生惊厥,表现为双

题型:单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问题:

患儿,2岁男孩,发热12小时,体温39℃,在儿科门诊就诊过程中突然发生惊厥,表现为双眼凝视、四肢抖动、呼之不应,持续3~4分钟。查体:体温39℃,精神可,面色红润,咽充血,扁桃体Ⅰ度肿大,心、肺、腹部检查无异常,脑膜刺激征阴性。

即刻给予吸氧、止惊,此刻止惊的药物应首选()

A.地西泮肌内注射

B.苯巴比妥肌内注射

C.氯丙嗪肌内注射

D.维生素D肌内注射

E.安痛定肌内注射

F.地西泮静脉推注

G.水合氯醛灌肠

H.甘露醇静脉推注

考点:儿内科(医学高级)神经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题库
题型:单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拆迁管理条例》规定,拆迁人与被拆迁人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就补偿安置、搬迁期限等事项签订拆迁补偿安置协议。拆迁入应当在拆迁补偿安置协议订立之日起( )日内到房屋拆迁主管部门办理备案手续。

A.7

B.15

C.20

D.30

题型:单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早在B0世纪D0年代,有无数的电池被扔进了回填坑里,人们越来越担心电池一腐烂,其中有毒金属将渗透入地下水产生污染。但是这种担心并无根据,因为在对B0世纪50年代使用而后来又封闭的大回填坑附近的地下水进行的调查发现几乎没有任何的污染现象。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反驳上述论断

A.与D0年代典型的回填坑相比,50年代的回填坑中没有多少电池。

B.50年代的电池中有毒金属的含量比D0年代电池的有毒金属含量高。

C.50年代倒入回填坑中的炉灰含有来自电池的有毒物质比D0年代的炉灰中来自电池的有毒物质含量多。

D.D0年代生产的电池和50年代的相比,不容易渗出含有毒金属的液体。

题型:单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食品材料的质构和流变性是其内部分子和原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宏观表现。键合原子间的吸收力有键合力;非键合原子间、基团间和分子间的吸收力有()、氢键和其它作用力。

题型:单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适宜卡介苗(BCG)接种的主要对象是()

A.结核性脑膜炎患者

B.结核菌素试验阳性者

C.严重的结核病患者

D.新生儿以及结核菌素试验阴性的儿童

E.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者

题型:单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学生参加勤工助学的时间原则每周不超过()。

A.六小时

B.八小时

C.十小时

D.十二小时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