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上讲的运动是指:[ ] A.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B.宇宙间的一切事物、现象的

题型:选择题

问题:

哲学上讲的运动是指:[ ]

A.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B.宇宙间的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C.物体空间位置的变化

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

考点:物质的运动有规律
题型:选择题

建设期利息是指债务资金在建设期内发生并应计入固定资产原值的利息,包括()等。

A.手续费

B.借款

C.预备费

D.利息

E.承诺费

题型:选择题

单阀手把置于运转位时制动缸压力由300kPa降至35kPa的时间为()。

A、小于3s

B、小于4s

C、小于5s

D、小于6s

题型:选择题

(34分)法律是人类文明的集中体现。

战国时期的韩非子认为人天生是自私的、是趋利避害的,施仁政在过去可能有效,但现在必须用严格的法律和官僚机构的有力惩罚来进行统治。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以为,大多数人都不能完全消除兽欲,即使是最好的人也难免在执政时因情感而引起偏差。法律恰恰是免除一切情欲影响的理智的体现。

(1)根据材料,比较两者观点的异同。(8分)

时期人物主张
6世纪查士丁尼

(东罗马帝国皇帝)

各民族一体遵守的自然法是上帝神意制定的,因此是始终固定不变的。
13世纪阿奎那

(意大利神学家)

自然法和人法都受永恒法的支配,永恒法是上帝的意志。
17世纪

早期

格老修斯

(荷兰思想家)

自然法之母就是人性,社会交往的感情就产生于此,并非由于其他的缘故。
17世纪

晚期

洛克

(英国思想家)

自然法的内容是人们都有保护自身生命、健康、自由财产不受侵犯的权利,如受到侵犯,就有报复、反抗的权利。
18世纪卢梭

(法国思想家)

国家制定的法律起源于社会契约,它是人民公意的体现。实行这种法律也即实行人人平等。
(2)阅读上表,分阶段概括西方人对于自然法的认识。结合所学,分析导致各个阶段产生这种认识的社会背景。(12分)

清前期修订的《大清律》一直沿用到近代。该律法的特点是以官僚机构组织法和刑法为核心。其内容包括行刑、户律(田宅、婚姻等)、兵律(军政、邮驿等)、刑律(人命、盗贼、斗殴等)、工律(河防等)。在施行中,由地方行政机构行使判决权。1905年起,沈家本等人修订、编纂了《大清民律草案》、《大清商律草案》、《民事诉讼律草案》和《刑事诉讼律草案》等。新刑律采用西方近代刑法典的体例,取消了适用刑罚上的等级制度。民国初年,伍廷芳提出“视一国之文明与否,需视其司法能独立与否,并其执法廉明与否。”他草拟的“宪纲大旨”包括保护基本 * * 等内容。在实践中,他坚决反对上海当局不通过法律程序随意捕捉人犯的行径,并推动中国第一次实行陪审团参与审判。他致力于普及现代法律观念,塑造司法新形象,并希望收回外国人在华的法律特权。

(3)结合所学,解读从清前期到民国初年中国法律的变化历程。(14分)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题型:选择题

安装前应清除底脚下的虚碴及杂物。钢架安装允许偏差:钢架间距、横向位臵和高程与设计位臵的偏差不超过()cm,垂直度误差为±2°。

题型:选择题

根据《工程监理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具有专业甲级资质的工程监理企业,可以承担( )建设工程项目的监理业务。

A.所有专业工程类别

B.相应专业工程类别二级以下(含二级)

C.相应专业工程类别

D.相应专业工程类别三级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