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黄某涉嫌抢夺一案,委托李律师为其辩护。在调查过程中,李

题型:多项选择题

问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黄某涉嫌抢夺一案,委托李律师为其辩护。在调查过程中,李律师了解到黄某实施抢夺时携带凶器,但公诉机关并未掌握这一事实。对于该事实,身为辩护人的李律师应当为被告人黄某保守秘密

B.涉嫌故意伤害的犯罪嫌疑人邹老大委托其弟邹老二作为自己的辩护人,在审查起诉阶段,邹老二经被害人同意,可向其收集与本案有关的材料

C.犯罪嫌疑人宋某(15周岁)涉嫌强 * * 罪,其法定代理人认为宋某被采取强制措施超过法定期限,有权要求解除强制措施

D.犯罪嫌疑人薛某系某公交公司驾驶员,一日因违章驾驶造成特大交通事故,于 2007年3月1日被检察院以交通肇事罪起诉到人民法院,因其家庭较为困难,薛某所在的公交公司推荐单位的工作人员黄某为其辩护人,并由薛某在委托书上签了字,人民法院表示同意

考点:国家司法考试司法考试卷二司法卷二88
题型:多项选择题

某化学学习小组对铝与酸和碱的反应进行探究,过程如下.

实验I:

(1)取形状、大小均相同的铝丝分别与等体积的、PH相同的盐酸、稀硫酸反应,随反应进行,盐酸中生成气体的速率明显比硫酸中生成气体的速率快,对此原因,你认为合理的猜测是下列的______(填写相应的字母);

a.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大于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b.Cl-能促进此反应的进行

c.SO42-能抑制此反应的进行

d.硫酸使铝发生钝化

(2)为了探究反应速率不同的原因,请你根据所提供的药品,填写实验方案中的空白部分.

药品:氯化钠固体、硫酸钠固体、硫酸铜固体、氯化铜固体、6mol/L盐酸、3mol/L硫酸、18.4mol/L硫酸、5mol/L硝酸.

方案: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形状、大小均相同的铝丝和等体积的______(填写相应的试剂,下同),再向其中的一支试管中加入适量的______固体,并振荡使固体溶解,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探究:略.

实验II:

取足量的形状、质量均相同的铝丝分别与等体积的6mol/L的盐酸、6mol/L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待反应停止后取出剩余的铝丝洗净、干燥、称量,剩余铝丝的质量关系是前者______后者(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观察反应后的液体,发现铝与盐酸反应后所得的液体是黑色浑浊的,试管底部有少量黑色沉淀,对此现象,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1)提出猜想

同学们查找资料后获得如下信息:工业上用电解法冶炼铝所用的原料氧化铝是从铝土矿中提取的,所以得到的氧化铝中可能还含有微量的氧化铁和二氧化硅两种杂质,据此,同学们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1:此黑色固体是铁单质,可能是电解得到的铝与杂质反应生成的,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猜想2:此黑色固体是硅单质,是电解得到的铝与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的.

猜想3:此黑色固体是铝单质,是铝与盐酸反应时因反应过快而变成粉末分散到溶液中;

猜想4:此黑色固体可能是上述若干种单质组成的混合物.

(2)设计实验方案并完成相关实验:

将反应后所得的液体进行过滤、洗涤,分别取少量固体置于两支试管中,完成下列实验:

1向其中的一支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固体是否溶解.实验时发现固体完全溶解,证明猜想______一定不正确(填“1”、“2”、“3”、“4”).

②向另一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固体是否溶解.实验时发现固体完全溶解,证明猜想______一定不正确(填“1”、“2”、“3”、“4”);

(3)得出结论

综合实验①②的现象,可推知猜想______(填“1”、“2”、“3”、“4”)是正确的,固体溶解在氢氧化钠溶液中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题型:多项选择题

根据以往的口腔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根面龋最多

B.面龋最多

C.颊舌面龋最多

D.近中面龋最多

E.远中面龋最多

题型:多项选择题

矿井通风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题型:多项选择题

关于脾外伤CT检查的叙述,错误的是().

A.伤后立即做CT平扫和增强检查,结果正常不能完全除外脾破裂

B.随时间推移血肿密度逐渐减低,是血肿内的血红蛋白和水容量减少所致

C.平扫不易发现脾包膜下血肿

D.脾撕裂伤时可见脾外形不完整或模糊,脾边缘裂缝

E.脾破裂出血多积聚于左侧结肠旁沟

题型:多项选择题

具有网络管理功能的独立集线器是()

A.式集线器

B.集线器

C.的多集线器

D.均不是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