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2011年3月东日本大地震期间,一位信息技术教师为了让学生掌握利用全文搜索引擎

题型:问答题

问题:

53、2011年3月东日本大地震期间,一位信息技术教师为了让学生掌握利用全文搜索引擎搜索信息的技巧,特别设计了一个培养学生搜索技巧的教案。该教案共设计了如下三个任务:任务一,从网上搜索关于日本地震的图片;任务二,现在大家知道地震是一种可怕的灾难,那么地震时我们应该怎样自救和救人呢任务三,福岛核电站外泄,辐射尘对我国有影响吗我们应该怎样防辐射根据以上描述,请回答以下问题:

(1)请根据上述任务撰写该教案的教学目标,请用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格式撰写,教学目标应具体、明确、可评价,行为动词使用恰当。

考点: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师招聘笔试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中学信息技术真题2012年
题型:问答题

下列各项中,两种量成反比例关系的是(  )

A.圆的面积和它的半径

B.正方体的体积和棱长

C.用木块铺地,每块木块的大小和所需的块数

D.订《中国少年报》的份数和钱数

题型:问答题

把下面相关的项连接起来。

《三国演义》                  《汤姆历险记》

  苏东坡                            蒲松龄

《聊斋志异》                    桃园三结义

  马克·吐温                        山色空蒙雨亦奇

题型:问答题

有人说学生之所以成为现在的样子是教师或家长期望的结果,能够解释这句话的原理是( )

A.晕轮效应

B. 罗森塔尔效应

C.同化理论

D.关系转换理论

题型:问答题

(16分)近代世界史上,英国在政治变革、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方面远远走在其他国家前列,由此成为现代化潮流的“领头羊”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所谓一个国家外部的崛起,实际上是它内部力量的一个外延,在一个国家内部,自己的国家制度还没有健全的情况下,很难成为一个大国,即使成为一个大国,也是不可能持续的。英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17世纪时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

——英国诺丁汉大学教授郑永年

材料二:不列颠的蒸汽机和科学在印度斯坦全境彻底摧毁了农业和手工业的结合……结果,就在亚洲造成了一场前所未闻的最大的、老实说也是唯一的一次社会革命……英国不管干了多少罪行,它造成这个革命毕竟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

——摘自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

(1)结合17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英国在政治建设、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史实论证材料一中“一个国家外部的崛起,实际上是它内部力量的一个外延”这一观点。(12分)(要求:观点理解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00字左右)

(2)结合鸦片战争后至19世纪末中国传统经济结构的变动,解释材料二中英国是如何“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4分)

题型:问答题

在考生文件夹下有一个数据库文件“samp2.mdb”,其中存在已经设计好的表对象“tStaff”和“tTemp”及窗体对象“fTest”。请按以下要求完成设计。

创建一个查询,删除表对象“tTemp”中所有姓“李”的记录,将查询命名为“qT4”。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