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解放路在何方 ——《儒林外史》的精神探索 《儒林外史》的深刻性不仅表现在对制

题型:单项选择题

问题:

精神解放路在何方


——《儒林外史》的精神探索
《儒林外史》的深刻性不仅表现在对制度文化层面的批判,而且更深入到精神文化的层面,把创作的千钧之力放在对人性的深度解剖上,对生命意趣的探索追求上。我们应当运用心理学、文化学的成果,把它作为一种精神现象,剖析作者和人物的心态,探究其文化历史内涵。这对人类及其社会具有更恒久的意义,也是贯通古今的一条路径。
在作精神、心理的审视中,我注意到:士的精神安顿、精神解放问题,是《儒林外史》深层关注的中心。
中国的封建统治者特别注意到把读书与做官联结在一起,“诱以官、禄、德”,通过科举制度使读书人“入我彀中”。“学而优则仕”,成为封建时代读书人的群体价值取向,马二先生就是这个模子里刻出来的正宗产品。他以拙朴的本性毫无讳饰地讲出老实话:念文章、做举业,就是为了做官。只要能做官,朝廷叫做什么举业,就做什么举业。至于这种举业是否合理,那他根本不去想,能做官就合理!他把做官看作人生的唯一价值,而按朝廷功令做举业,就是做官的唯一正途。封建统治者正是充分发挥权力的魔法,使读书人乖乖地做自己的奴才。《儒林外史》没有停留在科举制度这个层面,而是继续深入下去,写到读书人的精神层面:思想如何被戕害,智能如何被斫伤,人格如何被奴化,结果形成了依附性和奴性,失去了独立思考能力。
正是痛心疾首于“马二精神”,吴敬梓让迟衡山斩钉截铁地说:“讲学问的只讲学问,不必问功名;讲功名的只讲功名,不必问学问。”
实践这种叛逆的,首先是“作者自况”的杜少卿。他也像现实中的吴敬梓一样,写了一部《诗说》。他批评“而今”“只依朱注”是“固陋”。他常翻朱说,务要说出“前人不曾说过”的话,说出自己的话。从学术上说,他是在提倡学术中的知性主体精神,具有学术启蒙的意义。这是他追求人格独立、精神解放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对待学问的态度上,杜少卿与马二首先形成对照。
在对待朝廷功令的态度上,杜少卿与马二也形成对照。马二是八股举业的虔诚信徒和传教士,几十年科场不利,他非但毫无怨尤之心,而且弥久弥笃,自觉自愿地让功名的笼头越套越牢。杜少卿则鄙弃八股举业。当马二之辈把受朝廷征辟去做官视为无上荣宠时,他却冒着欺君之罪,“装病辞征辟”,执意不受朝廷的牢笼。挣脱各种“爵禄之縻”后,他高兴地说:从此要“逍遥自在,做些自己的事”。“做些自己的事”,反映了个体人格的觉醒和追求。
朱自清先生曾说:“旧知识分子——士大夫是靠皇帝生存的,新知识分子则不一定靠皇帝(或军阀)生存,所以新知识分子是比较自由的。他们是‘五四’之后才有的。”并说这表现着“中国现代化的过程的一段”。“五四”之前一百多年出现的杜少卿,当然还不是新知识分子,他的社会政治理想和伦理观念还没有从传统中蜕变出来,但他已经表现出摆脱依附性和奴性、争取精神解放的历史要求,这与当时先进文化发展的方向是一致的。杜少卿以及“市井四奇人”、女奇人沈琼枝的形象,都是《儒林外史》奏出的从传统向现代迈步的前进音符。
(摘自2002年1月16日《光明日报》,作者:李自秋)

对文中概括的“马二精神”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封建统治的魔法下,甘心情愿充当统治阶级的驯服奴才

B.读书是手段,做官是目的,把做学问与做官完全割裂开来

C.无独立见解,只会鹦鹉学舌、拾人牙慧,毫无知性主体精神

D.热衷于功名利禄,学受其害而不自知,视受征辟为最高的荣宠

考点: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师招聘笔试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语文
题型:单项选择题

王某(18岁)因为盗窃宝马汽车被人民检察院依法起诉至人民法院,由于王某经济困难,人民法院指定律师李某为其辩护,在审理的过程中,由于正某对其辩护律师的辩护不满意,而当庭拒绝辩护律师继续为其辩护。下述说法不正确的是()

A.王某有权拒绝李某继续为其辩护

B.合议庭应当视具体情况决定同意与否

C.由于盗窃数额特别巨大,王某无权拒绝指定辩护

D.中止审理,另行指定律师后继续审理

题型:单项选择题

家庭教育中,家长要创造条件,使子女有既动脑又动手的机会,并督促子女加强练习,使之在心智与动作的协调下,逐步形成迅速、准确、自动化的熟练动作。

题型:单项选择题

关于 * * 的描述,错误的是

A. * * 由黏膜、肌层和纤维层构成

B.上端包绕宫颈、下端开口于 * * 前庭后部

C.环绕宫颈周围的部分称 * * 穹窿

D. * * 上端比下端宽、前壁比后壁长

E. * * 黏膜由复层鳞状上皮细胞覆盖,无腺体

题型:单项选择题

定积分()

A.0

B.

C.2

D.4

题型:单项选择题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107~115题:
中国居民纳税人吴蒙2008年6月取得下列所得,计算每项收入应缴纳的所得税。

吴蒙该月的应纳税额总额( )元。

A.1200

B.1879

C.5582

D.14659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