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在经济发展中,市场和政府的调节历来被认为是两种基本的力量。个人自利行为的力量以及它

题型:单项选择题

问题:

①在经济发展中,市场和政府的调节历来被认为是两种基本的力量。个人自利行为的力量以及它在复杂的决策领域中几乎难以置信的精细微妙的魅力,促使经济学家去探索价格在解决许多社会问题时所发挥的巨大作用的奥秘。同样,由于市场配置在发展规模经济、提供公共用品、克服外部性、克服信息不对称等方面暴露出来的局限性,人们不得不改变政府只是"守夜人"的教条,政府成为经济发展中的一种重要调节力量。然而我们要问的是:在市场调节与政府调节之外,还有没有第三种调节②我们知道,在市场调节与政府调节出现以前的漫长岁月里,就存在依靠习惯与道德力量来调节的经济。已经出现的市场调节与政府调节,既是对久已存在的习惯与道德调节的某种程度的替代,也是对其调节发挥作用的范围的一种限制。即使如此,习惯与道德调节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只是缩小了范围,调节的重要程度有所降低,但从未消失过。   ③道德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首先表现在它为市场制度提供一套最低的道德标准。任何经济体制都是伦理规范,诸如对财产权的尊重,对契约的信守,对交易的诚实等。如果一个社会缺少起码的道德标准,每个人都会不择手段地进行任何一种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的活动。这种对成本和收益的单纯个人主义的计算肯定将欺诈、偷窃等损人利己的行为方式泛滥于社会经济生活的每个领域。当市场道德的标准规范尚未建立起来,相互信任和诚信尚未成为一种商业道德时,制度的建立自然不会一蹴而就。即使有了相应的法律制度,但复杂的市场交易使得测定、惩罚违约的成本高昂;同时实施这一制度行为的人也面临着一种“公共选择”。因此,在法律制度的社会成本大于社会收益的情况下,一个健全的市场经济社会就需要通过伦理道德的力量来克服经济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制约经济人不择手段地从事任何一种个人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的谋利活动的行为倾向,从而使社会市场秩序得到有效的维持。所以诺斯指出:(“我们观察到,当收益超过成本时人们违反社会规则;我们同样也观察到,尽管个人主义的计算要他们不这样做,人们却遵守这些规则。”)理解这一点的关键是明确的意识形态理论。“任何一个成功的意识形态必须克服搭便车问题,其基本目的在于促进一些群体不再按有关成本与收益的简单的、享乐主义的和个人的计算来行事。要使人们出于一种道德感来遵守这些规则。”   ④一方面,从市场交易中降低信息费用的角度来看,由于市场主体做出决策的前提是尽可能多,地收集有效的市场信息,而现实世界中信息的收集是有成本的,因此,只要有某种能有效降低信息费用,从而提高效益的制度存在,人们就会利用这种制度。事实上,道德、习俗等广义的制度都有积极的信息功能。诚实、守信等道德准则减少了人们收集、处理信息的时间和精力,减少复杂的决策行为中所包含的计算量。另一方面,从企业内部效率提高的角度来看,改变无效率状况的也是企业的人。雇佣合同中的工资水平固然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激励员工,但它不可能以契约的形式规定员工的努力程度。而企业效率的真正源泉在于人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显然,要做到这一点,道德力量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A.道德调节产生于市场调节和政府调节之前,只有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才在一段时期内为市场调节和政府调节所取代

B.市场道德的标准规范对于市场法律制度的建立有着重要的影响;任何一个健全的市场经济社会都需要道德力量的制约

C.收集信息是商业决策的前提,而诚实、守信可减少人们收集、处理信息的付出,所以说,道德可以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

D.道德力量在发挥企业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企业内部效率上具有任何契约无法替代的、不可忽视的作用

考点:地方公务员行政职业能力测试行政职业能力测试20
题型:单项选择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唐河店妪传

[宋]王禹偁

  唐河店,南距常山郡七里,因河为名。平时虏至店饮食游息,不以为怪;兵兴以来,始防捍之,然亦未甚惧。

  端拱中,有妪独止店上。会一虏至,系马于门,持弓矢,坐定,呵妪汲水。妪持绠缶趋井,悬而复止。因胡语呼虏为王;且告虏曰:“绠短不能及也,妪老力惫,王可自取之。”虏乃系绠弓杪,俯而汲焉。妪自后推虏堕井,跨马诣郡。马之介甲具焉,鞍之后复悬一彘首。常山民吏观而壮之。噫!国之备塞,多用边兵,盖有以也:以其习战斗而不畏懦矣。一妪尚尔,其人可知也。

  近世边郡骑兵之勇者,在上谷日“静塞”,在雄州日“骁捷”,在常山日“厅子”。是皆习干戈战斗而不畏懦者也。闻虏之至,或父母辔马,妻子取弓矢,至有不俟甲胄而进者。顷年胡马南下,不过上谷者久之,以“静塞”骑兵之勇也。会边将取“静塞”马分隶帐下以自卫,故上谷不守。

  今“骁捷”“厅子”之号尚存,而兵不甚众,虽加召募,边人不应,何也?盖选归上都,离失乡土故也;又月给微薄,或不能充;所赐介胄鞍马,皆脆弱赢瘠不足御胡;其坚利壮健者,悉为上军所取;及其赴敌,则此辈身先,宜其不乐为也。

  诚能定其军,使有乡土之恋;厚其给,使得衣食之足;复赐以坚甲健马,则何敌不破!如是得边兵一万,可敌客军五万矣。谋人之国者,不于此而留心,吾未见其忠也。故因一妪之勇,总录边事,贻于有位者云。

  [注]①静塞、骁捷、厅子:皆为当时地方武装的徽号。

1.下面句子中划线实词意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兴以来,始防捍之——兵:军队

B.常山民吏观而之——壮:认为……很壮观

C.至有不甲胄而进者——俟:等到

D.于有位者云——贻:赠与

2.下列句子中划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妪持绠缶趋井,悬复止——赂秦力亏,破灭之道也

B.近世边郡骑兵勇者——此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C.虽加召募,边人不应,也——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可胜道也哉

D.及其赴敌,此辈身先——于其身也,耻师焉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作者娴熟地运用典型概括的方法,塑造了一个机智勇敢、巧妙杀敌的老妪形象,又以一个人的典型特征来概括整个边民的精神状态,不于大处着笔,而从细微处见精神。

B.本文是一篇策论。作品采用归纳推理的方法,以一老妪之勇推及边民之勇,接着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述“嘉其勇”和“削其勇”的不同后果,最后表明作者的态度:参与治理国家的人,要想表明自己的忠心,就要在边民之勇上留心。

C.本文在内容上既强调了边民之勇在迎击敌寇中的重要性,又理性地指出加强对边民控制管理的严峻性。作者以史实为依据,说明统治者若不重视地方武装,不仅战斗力削弱,甚至还会发生内乱,则国家安全堪忧。

D.作者王禹偁为人耿介正直,敢于直言。这在本文中就有所体现:在批评当时“有位者”削弱边民力量的错误做法时,毫不隐讳;在向“有位者”献治军之策时,又十分坦诚,体现了一种忠毅的人格力量。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平时虏至店饮食游息,不以为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国之备塞,多用边兵,盖有以也:以其习战斗而不畏懦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所赐介胄鞍马,皆脆弱赢瘠不足御胡;其坚利壮健者,悉为上军所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单项选择题

区别O2与CO2的方法很多,下列方法不能用来区别O2与CO2的是

A.分别通入紫色的的石蕊试液中

B.分别通过燃烧的木条

C.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D.用鼻闻气体的气味

题型:单项选择题

带电作业监护人的监护范围不得超过()作业点。

A.相邻两个

B.一定范围内

C.一个

题型:单项选择题

间架税

题型:单项选择题

消费者有权了解实物贵金属产品的品牌、成色、(),发行人等产品信息。

A、大小

B、款式

C、重量

D、种类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