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文假名中的片假名来源于汉字的哪里?

题型:问答题 简答题

问题:

日文假名中的片假名来源于汉字的哪里?

考点:日本文化知识竞赛日本文化知识竞赛题库
题型:问答题 简答题

园丁小区计划新建教师住房100万平方米,实际比计划多建25%,实际建房多少万平方米?

题型:问答题 简答题

该图为“某城市及其周围地区某日14:00等温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20-21题。

小题1:左图中气温最高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小题2:右图中反映城郊间热力环流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题型:问答题 简答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送石昌言为北使引

苏 洵

昌言举进士时,吾始数岁,未学也。忆与群儿戏先府君侧,昌言从旁取枣栗啖我;家居相近,又以亲戚故,甚狎。昌言举进士,日有名。吾后渐长,亦稍知读书,学句读、属对、声律,未成而废。昌言闻吾废学,虽不言,察其意甚恨。后十余年,昌言及第第四人,守官四方,不相闻。吾日以壮大,乃能感悔,摧折复学。又数年,游京师,见昌言长安,相与劳问如平生欢。出文十数首,昌言甚喜称善。吾晚学无师,虽日为文,中心自惭;及闻昌言说,乃颇自喜。今十余年,又来京师,而昌言官两制①,乃为天子出使万里之外强悍不屈之虏庭,建大旆②,从骑数百,送车千乘,出都门,意气慨然。自思为儿时,见昌言先府君旁,安知其至此?

富贵不足怪,吾于昌言独自有感也。大丈夫生不为将,得为使折冲口舌之间,足矣。往年彭任从富公使还,为我言曰:“既出境,宿驿亭,闻介马③数万骑驰过,剑槊相摩,终夜有声,从者怛然失色。及明,视道上马迹,尚心掉不自禁。”凡虏所以夸耀中国者多此类,中国之人不测也。故或至于震惧而失辞,以为夷狄笑。呜呼!何其不思之甚也!昔者奉春君使冒顿,壮士健马,皆匿不见,是以有平城之役。今之匈奴,吾知其本能为也。孟子曰:“说大人,则藐之。”况于夷狄?请以为赠。

[注]①两制:宋指翰林和中书两部门。②大旆:大旗。③介马:披甲的战马。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吾始数岁,未学也    始:开始

B.又以亲戚故,甚狎    狎:亲近

C.察其意甚恨         恨:遗憾

D.说大人,则藐之        藐:轻视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昌言关心后进和苏洵折节向学的一组是        (   )

A.昌言从旁取枣栗啖我      B.昌言举进士,日有名

吾后渐长,亦稍知读书及闻昌言说,乃颇自喜

C.虽不言,察其意甚恨      D.出文十数首,昌言甚喜称善

乃能感悔,摧折复学      虽日为文,中心自惭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文是篇赠序,有临别赠言的性质。作者在文中表现出了对石昌言官场有为及出使虏庭的赞叹。

B.作者在文中描写了石昌言出使虏庭时出京的盛况,“从骑数百,送车千乘”,流露出对这种富贵排场的反感。

C.文章前半部分着重叙述了石昌言与作者家的渊源,及几十年来他对作者学业上的关心、勉励和影响,流露出作者的感激之情。

D.文章后半部分属劝慰之辞,借彭任随富公出使的事例及孟子的言论,提醒石昌言千万不要被虏庭的气焰所惑而有辱使命。

4.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游京师,见昌言长安,相与劳问如平生欢。(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丈夫生不为将,得为使折冲口舌之间,足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凡虏所以夸耀中国者多此类,中国之人不测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问答题 简答题

下列除哪项外,均属于中医整体观念的内容( )

A.人体是有机的整体
B.自然界是一个整体
C.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D.人体的结构互相联系
E.人和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题型:问答题 简答题

Each number in the arrangement above is obtained from the tWO nearest numbers in the column immediately to the left by subtracting the upper number from the lower number. What is the value of z ?()

(1)x=7 (2)t=5

A.条件(1)充分,但条件(2)不充分.

B.条件(2)充分,但条件(1)不充分.

C.条件(1)和(2)单独都不充分,但条件(1)和条件(2)联合起来充分.

D.条件(1)充分,条件(2)也充分.

E.条件(1)和条件(2)单独都不充分,条件(1)和条件(2)联合起来也不充分.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