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出现最终促成了阶级的形成。 A.劳动分工 B.财富分化 C.地位分化 D.权力

题型:单项选择题

问题:

()的出现最终促成了阶级的形成。

A.劳动分工

B.财富分化

C.地位分化

D.权力分化

考点:国际政治学国际政治学题库
题型:单项选择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在20世纪末叶提及王安石,我们只更感到惊异:在我们之前900年,中国即企图以金融管制的办法操纵国事,其范围与深度不曾在当日世界里任何其他地方提出。当王安石对神宗赵顼说“不加税而国用足”,他无疑的已知道可以用信用贷款的办法刺激经济成长。当生产增加货物流通时,即使用同一税率也能在高额的流通状态里收到增税之成果。

——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二 “青苗钱”以常平籴本1400万作本钱,等于农村贷款,春散秋敛,收息二分。但是无银行主持,缺乏法庭处理贷款的权利义务。有些县官就将整数交给若干农民,也不问他们愿借与否,只责成他们彼此保证,秋后一体带利归还。甚至在执行时,若干县份被指摘并未贷款而向农民一体索息。

——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材料三 旧有之系统,包括其中的既有利益,必须铲除,然后……新的体系才能成立。王安石的变法没有引起所述的社会冲突,是因为宋朝的社会还未发展到这一程度,是以纠结新旧两派,作这场决斗。他的改革,只是政治上的一种冲动,而不是一种经济上的发展。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安石变法中“用贷款的办法刺激经济的增长”的措施有哪些?(2分)取得了什么成效?(2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王安石变法在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3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史学家黄仁宇认为王安石变法失败的根源是什么?(1分)

(4)自19世纪末以来,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趋向于肯定为主。结合材料,谈谈你认为今天我们可以从哪些角度肯定王安石变法?(2分)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两学校女生都占
2
5
,这两个学校女生人数一定相等.______.
题型:单项选择题

计算机网络按地理范围可分为______。

A.广域网、城域网和局域网

B.因特网、城域网和局域网

C.广域网、因特网和局域网

D.因特网、广域网和对等网

题型:单项选择题

如果己知一个Excel表格中A1单元格是空格,A2单元格的内容为2,A3单元格的内容为3,A4单元格的内容为数值4.5,A5单元格的内容为5.5,A6单元格的内容为“=COUNT(A1.A5)”,那么,A6单元格显示的内容应为 (3)

A.4

B.5

C.6.5

D.15

题型:单项选择题

钎具又从孔内抽不出来的现象,称为“()”现象。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