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31岁,怀孕约7个月,近日常感头痛、眩晕、恶心、呕吐,量血压:170/10

题型:单项选择题 A3/A4型题

问题:

患者女性,31岁,怀孕约7个月,近日常感头痛、眩晕、恶心、呕吐,量血压:170/105mmHg,诊断为妊娠高血压痛。

上述选择的依据是()

A.该药降压作用强

B.该药降压作用维持时间长

C.该药在降压时还能减慢心率

D.该药生物利于度高

E.该药不良反应少

考点:初级药师药理学药理学题库
题型:单项选择题 A3/A4型题

阅读下文,完成第后面题目     

瑞士数学家、物理学家欧拉善用简洁的函数表达真理,欧拉公式至今仍被认为是最具美感、最有魅力的公式之一。他还曾写下《音乐新理论的尝试》,将数学与艺术美结合在一起。这位天才数学家富有创造力的一生,给后人有益的启示:探究真理的动力中饱含着对美的追求,科学之美可诱发出科学家无限的创造力。

尽管科学家们对科学美的阐述大多是零散的、即兴的,但不难看出他们对科学之美的肯定和重视。英国数学家和哲学家罗素从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中“读出音乐般的美妙”,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从达尔文《物种起源》中“见出生物世界无与伦比的统一之美”。我国科学家杨振宁则引用高适在《答侯少府》中的诗句“性灵出万象,风骨超常伦”,来描述狄拉克方程和反粒子理论带来的精神震撼。他还曾以虹与霓为例描述科学之美:小时候看虹和霓,被极美的表面现象所吸引,长大懂得测量后发现这种现象的物理原因,体会到了一种极深层的理论架构的美。   

在这些大科学家眼里,科学美是自然和谐之美的映射,是人们发现自然之秘而产生的自我超越感,是从科学和谐统一的思想中产生的愉悦自由的心理体验,是促使他们勇攀科学高峰的重要原动力。   

科学美还包括审美直觉和审美灵感,不少科学家在科学创造过程中最初的粗略选择,往往是依靠审美直觉来完成。   

比如狄拉克的“单磁核”假说,就是从磁与电共有的对称美中获得启示,后来被实验证实;物理学家卢瑟福探索原子和结构时有种直觉,感到原子核是一颗“小太阳”;哥白尼在观察太阳系运动景象时这样描述:“太阳乘坐的宝座率领着它周围的行星家族”。正是这些审美想象,启发了科学家的灵感,引导着他们前往成功的彼岸。   

反观我们的现实,科学美却被有意无意地冷落甚至剥夺,近乎一件奢侈品。备受推崇的奥林匹克竞赛,已异化为机械的题海战术,孩子们很难在独立思考中享受数学的韵律之美。在科研领域,不少人急功近利,把科学当做追名逐利的敲门砖,失去了探寻更高层次的科学美的机会。 正如但丁所说,美是真理的光辉。漠视科学的美感,就很难探寻到真理的内核。如果在教育中,先让孩子欣赏“虹与霓”的现象美,再引导他们去挖掘背后的科学原理,是否更能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在科研中,少一些功利、多一份对美的追寻之心,把单调枯燥的实验变成美的探险,或许更容易到达真理的彼岸。在科普活动中,多一些日升月落、星辰闪耀、遥望火箭腾空而起的美感体验,可能会让不从事科学活动的普通人也能更加崇尚自然、走近科学。 

科学本来就是美的,探索未知世界的过程应是充满新奇体验的美的旅程。

小题1: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对“科学美”内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科学家探究科学真理对极深层理论架构的美的体会和感悟

B.自然和谐之美的映射和科学家发现自然之秘而产生的自我优越感

C.研究科学过程中受审美直觉和审美灵感启发产生的审美想象

D.促使科学家勇攀科学高峰追求美、探索美的重要原动力小题2:根据文中提供的信息,下列关于科学成果的表述符合原意的一项是(    )(3分) 

A.欧拉的《音乐新理论的尝试》以数学美与艺术美的结合呈现了科学美

B.欧几里德的数学专著《几何原本》具有音乐般的美妙品格

C.狄拉克的反粒子理论具有唐诗“性灵出万象,风骨超常伦”般的境界

D.狄拉克的“单磁核”假说经实验证实出核与电共有的对称之美小题3:作者说,学习数学时机械的题海战术很难让人享受到数学的韵律之美,你赞同吗?结合原文提供的信息说明理由。(5分)

题型:单项选择题 A3/A4型题
设二次函数f(x)=ax2+bx+c的导数为f'(x),f′(0)>0,对于任意的实数x恒有f(x)≥0,则
f(-2)
f′(0)
的最小值是______.
题型:单项选择题 A3/A4型题

在利用公式υ≤[υ]进行梁的挠度验算时,公式的左端是否应减去起拱?

题型:单项选择题 A3/A4型题

人类B细胞表面受体是()。

A.SmIg

B.SRBC受体

C.IL-1受体

D.PHA受体

E.ConA受体

题型:单项选择题 A3/A4型题

治疗"疮疡溃后,久不愈合"的最佳方剂是()

A.当归补血汤

B.仙方活命饮

C.麻黄汤

D.四物汤

E.四君子汤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