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即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这一观

题型:单项选择题

问题:

“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即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这一观点说明()

A、感性认识对人认识事物本质没有实际意义

B、感性认识是整个认识的起点

C、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D、感性认识的局限性

考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社会实践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社会实践意义题库
题型:单项选择题

晶粒生长与再结晶过程与烧结过程(即烧结一开始)是同时进行的。

题型:单项选择题

关于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的购销的说法,错误的是()

A.购买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原料药的,必须取得《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购用证明》

B.教学科研单位只能凭《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购用证明》从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经营企业购买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

C.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经营企业之间不得购销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原料药

D.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禁止使用现金或者实物进行交易

题型:单项选择题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下列四道题大多数宇宙科学家都认定:宇宙诞生于距今约150亿年的一次大爆炸.大爆炸宇宙论现被称为宇宙学的标准理论.支持该理论的主要有以下三大观测事实:第一件观测事实是20世纪20年代哈勃关于星系光谱“红移”的重大发现.红移,即星系光谱向长波方向偏移,而且星系离我们愈远则红移值愈大,红移值的大小由哈勃定律描述.怎么会发生这种红移的呢我们知道,当一列火车迎面开来时,我们听到的汽笛声很高(声波的波长短),但当它离我们远去时,音调就明显降低(声波的波长变长),这叫多普勒效应.光同样有多普勒效应,当一个星系离我们远去时,它的谱线波长的音调会变长,我们就称谱线红移了.第二件观测事实是彭齐亚斯和威尔逊于1965年发现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1964年,美国科学家彭齐亚斯和威尔逊测量某一区域星系发出的射电波强度.出乎意料的是,在7.35厘米波长上他们收到了相当大的且与方向无关的微波噪声.在随后一年里,他们发觉这种微波噪声无变化.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这种热辐射就是宇宙早期原始火球高温热平衡辐射留下的遗迹.这被认为是宇宙大爆炸理论最关键的证据.第三件重要观测事实是宇宙物质的化学组成.在地球上元素序号为2的氦元素很少,但在宇宙中,其含量高居第二,仅次于l号元素氢.宇宙中,氢约占3/4,而氦约占l/4,其他所有元素的含量还不到2%.若认为氦是由于宇宙中通过恒星内部核反应产生的(4个氢原子聚变形成1个氦原子),我们可以估计一下银河系自诞生以来一 * * 生了多少氦.计算表明,它仅提供了银河系中现有氦的1/l0都不到,这说明氦不可能是在一代代恒星生生灭灭的过程中产生的,而只能是宇宙形成时的原始物质组成的.根据大爆炸宇宙理论推算,现今宇宙中,9/10的氦都是在宇宙诞生后最初3分钟内形成的.

支持大爆炸宇宙理论,主要有()观测事实.

A.一个

B.二个

C.三个

D.四个

题型:单项选择题

统计资料表明,1999年8月份,工厂行业人才供求状况为:平均每人每天可支配时间16小时,平均每人每天如工作8小时,可得收入80元,此时需求量为20万人。1个月后,情况发生变化,每人每天可支配时间仍为16小时,只是如每人每天工作8小时,可得收入160元。但实际每人每天只工作6小时,此时,需求量为50万人。

1999年8月份市场上的工资率为( )元/时。

A.5

B.10

C.12

D.14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下列各项,不属于心血不足型心悸的主症的是()

A.心悸头晕

B.心悸易惊

C.面色无华

D.倦怠乏力

E.健忘少寐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