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两弹一星”成就发生在上世纪哪个年代()。 A.40年代至50年代 B.50年

题型:单项选择题

问题:

我国的“两弹一星”成就发生在上世纪哪个年代()。

A.40年代至50年代

B.50年代至60年代

C.60年代至70年代

D.70年代至80年代

考点:核科学技术核科学技术综合练习核科学技术综合练习题库
题型:单项选择题

第二亚欧大陆桥东起我国的(  )

A.秦皇岛

B.连云港

C.大连

D.天津

题型:单项选择题

某同学四次测量一物体的长分别是9.2cm,9.8cm,9.3cm,9.3cm,则物体的长度应该为(  )

A.9.3cm

B.9.4cm

C.9.2cm

D.9.23cm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下列没有“成分残缺”语病的一句是()。

A.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国外已出现了“电子手”,但因为没有感觉,灵敏度差,不能作精细动作,远不能满足病人的要求。

B.据有关专家鉴定认为,这一科研成果总体上已经达到了国家先进水平。

C.由于上述种种原因,不少售货员不安心本职工作,更谈不上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了。

D.这个县曾是植树造林先进县,可是该县主要负责人纵容一些人乱砍滥伐搞副业,使一个先进县变成毁林最多的一个县。

题型:单项选择题

关节附近骨折,骨膜剥离形成较大骨膜下血肿、机化、钙化后可致()

A.脂肪栓塞 

B.缺血性骨坏死 

C.缺血性肌挛缩 

D.创伤性关节炎 

E.骨化性肌炎(损伤性骨化)

题型:单项选择题

研究表明,万人中大约有5%的人患有“自体免疫病”。这种病人的自身免疫力不但进攻侵入人体内的细菌和病毒,同时也进攻自身的机体。这会引起终身的炎症,如风湿病。此外,心脏、肾和肠子也都可能受到攻击,在引发多发性硬化症的情况下,脊髓和脑神经细胞亦会受到破坏,后果可能是瘫痪或失明。 至今自体免疫病的患者完全治愈还很少见。现在只能用副作用很大的药物来减轻症状。这种情况将由于研究人员最近提出的一种新方法而得到改善。这种新方法叫做“免疫吸附法”,它可以从外部消除免疫系统的导向错误。在实施这种方法时,根据有目的的洗血原则从血液循环中去掉致病的防御分子。在治疗过程中,让血液经过一个圆柱体,免疫系统的不良成员便被吸附在这个圆柱上。充当“捕捉器”的是在羊血中形成的结构,这些结构专门捕捉不良的防御分子。经过过滤的血液重新流回患者体内。“过滤”的原则虽然早就得到应用,但都没有这样的特效。例如,有一些同类的方法并不能把所有该过滤的防御分子都过滤出来,或者同时把重要的凝血因子也过滤出来了。使用新的系统还很少有其他的副作用,如过敏反应。现在这种新方法只需在临床研究中得到验证。

下列说法中恰当概括全文意思的一句是()。

A.自体免疫力对人体有负面作用

B.治疗自体免疫病有多种方法

C.用免疫吸附治疗自体免疫病

D.免疫吸附法在临床上的运用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