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伤害原则是指在诊治、护理过程中() A.不使病人的身体受到损伤 B.不使病人在经济

题型: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问题:

不伤害原则是指在诊治、护理过程中()

A.不使病人的身体受到损伤

B.不使病人在经济方面负担过重

C.不使病人在心理上受到损伤

D.不使病人的身心受到损伤

E.不使病人的生活质量下降

考点:儿科护理主管护师(中级)医学伦理道德医学伦理道德题库
题型: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有关牙膏的数学问题.

(1)小红去买牙膏.同一品牌两种规格牙膏的售价情况如下:120克的,每支9元;160克的,每支11.2元.她买哪种规格的牙膏比较合算呢?为什么?

(2)牙膏出口处直径为5mm,小红每次刷牙都挤出1cm长的牙膏.这样,一支牙膏可用36次.该品牌牙膏推出的新包装只是将出口处直径改为6mm,小红还是按习惯每次挤出1cm长的牙膏.这样,这一支牙膏只能用多少次?计算之后你有什么想法.

题型: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下面关于计算机定点数和浮点数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浮点数的绝对值都小于1

B. 浮点数表示的数都存在误差

C. Pentium微处理器中规格化浮点数的尾数最高位总是1,并且不在尾数中显式地表示出来

D. 十进制整数只能用定点数表示

题型: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本题共13分)甲、乙两同学研究Na2SO3溶液与FeCl3溶液反应的情况。

步骤操作现象
向2mL 1 mol·L-1FeCl3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a2SO3溶液溶液由棕黄色变为红褐色,并有少量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逸出
(1)常温下,FeCl3溶液的pH_______7(填“<”、“>”或“=”)。

(2)分析红褐色产生的原因。

① 甲同学认为步骤I中溶液呈红褐色是因为生成了Fe(OH)3,请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溶液呈红褐色的原因:________。

② 乙同学认为可能是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其中Fe3+ →Fe2+ ;请写出Fe3+ 跟SO3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

乙同学查阅资料得知:

1.Fe2+与SO32反应生成墨绿色的絮状沉淀FeSO3

2.墨绿色的FeSO3与黄色的FeCl3溶液混合后,溶液呈红褐色。

(3)甲同学为了确认溶液呈红褐色的原因是生成了Fe(OH)3,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步骤操作现象
用激光笔照射步骤I中的红褐色溶液出现“丁达尔效应”
甲同学因此得出结论:溶液呈红褐色是因为生成了Fe(OH)3。而乙同学认为甲同学得出结论的证据仍然不足,乙同学的理由是________。

(4)为进一步确认Na2SO3溶液与FeCl3溶液反应的情况,乙同学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步骤操作现象
向1 mol•L-1的FeCl3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SO2溶液由黄色变为红褐色
用激光笔照射步骤Ⅲ中的红褐色溶液没有出现“丁达尔效应”
① 经检验步骤Ⅲ中红褐色溶液含有Fe2+,检验Fe2+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_(填字母)。

a.K3[Fe(CN)6] 溶液         b.KSCN溶液        c.KMnO4溶液

② 请用离子方程式和必要的文字说明步骤Ⅲ中出现红褐色的原因       

(5)结论:由上述实验得知,甲、乙两同学所持观点均正确。

题型: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降结肠痛的早期症状是

A.贫血
B.肠梗阻症状
C.排便习惯改变
D.消瘦乏力
E.腹部包块

题型: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清营汤中具有"透热转气"作用的药物是()

A.连翘、金银花

B.连翘、黄连

C.黄连、金银花

D.连翘、麦冬

E.金银花、麦冬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