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砌体基础施工技术的表述,正确的是()。 A.砌块砌筑前,应在基础平面和楼层平面按

题型:多项选择题

问题:

关于砌体基础施工技术的表述,正确的是()。

A.砌块砌筑前,应在基础平面和楼层平面按砌块设计排列图,放出第一皮砌块的轴线、边线和洞口线,对于空心砌块还应放出分块线

B.基础砌筑前,应校核放线尺寸,立皮数杆

C.采用“三一”砌砖法

D.砌体基础必须采用水泥砂浆砌筑

E.构造柱可不单独设置基础,但应伸入室外地面下400mm或锚入浅于400mm的基础圈梁内

考点:建筑工程(一建)建筑工程综合练习建筑工程综合练习题库
题型:多项选择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诗与直觉

朱光潜

  无论是欣赏或是创造,都必须见到一种诗的境界。这里“见”字最紧要。凡所见皆成境界,但不必全是诗的境界。一种境界是否能成为诗的境界,全靠“见”的作用如何。

  诗的“见”必为“直觉”。有“见”即有“觉”,觉可为“直觉”,亦可为“知觉”。直觉必须是对于个别事物的知,“知觉”必须是对于诸事物中关系的知,亦称“名理的知”。例如,看见一株梅花,你觉得“这是梅花”,“它是冬天开花的木本植物”,“它的花是香的,可以摘来插瓶或送人”等等,你所觉到的是梅花与其他事物的关系,这就是它的意义”。意义都从关系见出,了解意义的知都是“名理的知”,都可用“A为B”公式表示出来。认识A为B,便是知觉A,便是把所觉对象A归纳到一个概念B里去。就名理的知而言,A自身无意义,必须与B、C等发生关系才有意义。我们的注意不能在A本身停住,必须把A当作一块踏脚石,跳到与A有关系的事物B、C等等上去。但是所觉对象除开它的意义之夕卜,尚有它本身形象。在凝神注视梅花时,你可以将全副精神专注于它本身的形象,就像注视一幅梅花画似的,无暇思索它的意义或是它与其他事物的关系。这时你仍有所觉,这就是梅花本身形象在你心中所现的“意象”。这种“觉”就是克罗齐所说的“直觉”。

  诗的境界是用“直觉”见出来的,它是“直觉的知”的内容而不是“名理的知”的内容。比如说崔颢的《长干曲》,你必须在一顷刻中把它所写的情境看成一幅新鲜的图画,或是一幕生动的戏剧,让它笼罩住你的全部意识,使你聚精会神地观赏它,玩味它,以至于把它以外的一切事物都暂时忘去。在这一顷刻中你不能同时起“它是一首唐人五绝”、“它用平声韵”、“横塘是某处地名”、“我自己曾经被一位不相识的人认为同乡”之类的联想。这些联想一发生,你立刻就从诗的境界迁移到名理世界和实际世界了。

  这番话并非否认思考和联想对于诗的重要。作诗和读诗,都必用思考,都必起联想,至于思考愈周密,诗的境界愈深刻;联想愈丰富,诗的境界愈完美。但是在用思考起联想时,你的心思在旁驰博骛,决不能同时直觉到完整的诗的境界。思想与联想只是一种酝酿工作。直觉的知常进为名理的知,名理的知亦可酿成直觉的知,但决不能同时进行,因为心本无二用,而直觉的特色尤在凝神注视。读一首诗和作一首诗都常须经过艰苦思索,思索之后,一旦豁然贯通,全诗的境界于是像灵光一现似的突现在眼前,使人心旷神怡,忘怀一切。这种现象通常被人称为“灵感”。诗的境界的突现都起于灵感。灵感亦并无神秘之处,它就是直觉,就是“想象”,也就是禅家所谓的“悟”。

  一个境界如果不能在直觉中成为一个独立自足的意象,那就还没有完整的形象,就还不成为诗的境界。一首诗如果不能令人当作一个独立自足的意象看,那还有芜杂凑塞或空虚的毛病,不能算是好诗。古典派学者向来主张艺术须有“整一”,实在有一个深埋在里面,就是要使在读者心中能成为一种完整的独立自足的境界。(本文有删改)

1、根据文意,下列说法错误的两项是(     )

A、事物之间存在着联系,从事物间的联系中概括出来的意义,都不属于“直觉”。

B、“知觉”可用“A为B”的公式表示,就“名理的知”而言,A自身没有意义。

C、“'直觉的知'的内容”的获得并非易事,全靠读者的思考与联想来完成。

D、灵感就如同禅家所说的“悟”一样,常常突现于眼前而非艰苦思索的结果。

E、在古典派学者看来,“独立自足的境界”应当包含在艺术须有的“整一”之中。

2、下面对诗的赏析,符合“直觉的知”的一项是(     )

A、在欣赏《诗经·蒹葭》时,注意到了韵脚变化和重章叠唱的特点。

B、在欣赏曹操《观沧海》时,领悟到了诗人当时的志向与理想。

C、在欣赏杜甫《望岳》时,感觉到了泰山的巍峨高大、雄伟壮丽。

D、在欣赏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时,体味到了西湖深厚的文化积淀。

3、在“诗的境界”形成的过程中,只能有“直觉的知”而不能有“名理的知”。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见”升华为“诗的境界”涉及哪些方面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多项选择题

化学实验中常常出现“1+l=2”或“l+l≠2”的有趣现象。下列符合“l+l= 2”的事实是( )

A.常温下,1L水与1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等于2L

B.室温下,1g镁与1g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的溶液质量为2g

C.室温下,1g硫粉在l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g二氧化硫

D.20℃,l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1g氯化钠固体能得到2g氯化钠溶液

题型:多项选择题

制动总泵.制动踏板行程调整不当就是气压制动系统制动不良的原因。

题型:多项选择题

DC01型电动列车高速断路器的整定值为()。

A.1500A~1550A

B.1550A~1650A

C.1600A~1650A

D.1600A~1700A

题型:多项选择题

岛国日本的民族文化中传承了很多中国的文化精髓,其中以受中国()的文化影响最深。

A、战国

B、汉朝

C、唐朝

D、明朝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