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花费大量时间创建一个将会重复使用的选区后,接下来该怎么办?

题型:问答题 简答题

问题:

在花费大量时间创建一个将会重复使用的选区后,接下来该怎么办?

考点:计算机科学技术IllustratorIllustrator题库
题型:问答题 简答题

胎儿期及围生期保健原则中正确的是()

A.做好孕母保健

B.加强产前检查,筛选疾病

C.提高接生技术避免妊娠期合并症

D.对高危新生儿应予于特殊监护和积极处理

E.主要重视生后1天内新生儿护理、喂养和疾病的预防

题型:问答题 简答题

阅读材料:(15分)

材料一 《中华文化史》(冯天瑜等著)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秦汉以后“定型为以儒学为正宗,兼纳百家、融汇释道的帝国文化”;而“在商品经济有充分发育的基础上得以繁衍的市民文化,在清中叶以前的整个中国社会都相当细弱。

材料二 明朝后期开始,利玛窦、汤若望等欧洲传教士先后来华,与徐光启等到人合作,开展翻译活动,把欧洲的天文、数学、地理和水利等近代科学技术介绍到中国,把儒学的《大学》、《论语》等典籍介绍到欧洲。欧洲学者称之为“一次相互的启蒙”。

材料三  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陆续设立培养翻译人才的学校和译书机构。90年代中期,梁启超收集部分已译西书目录,按西学、西政等编成《西学书目录》,并指出:“国家欲自强,以多译西书为本。”

材料四 从19世纪中叶起,在文化领域,人为的、地理上的界限逐渐被淡化,世界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不断加强。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导致清中叶以前“市民文化”在整个中国社会中相当细弱的主要原因(3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当时翻译书籍的内容及其产生的作用。(4分)

(3)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中后期翻译活动出现的新变化及其原因。(6分)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叶中西文化交流加速的主要原因。(2分)

题型:问答题 简答题

上海发展和建立高新技术产业的最主要的条件是[ ]

A.地理位置优越

B.自然资源丰富

C.科技力量雄厚

D.劳动力资源充足

题型:问答题 简答题

社会文明的程度、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速度,主要取决于______。

题型:问答题 简答题

护理腰椎穿刺术病人以下哪项不对

A.术后去枕平卧4~6小时

B.术后24小时不可下床

C.密切观察意识、瞳孔变化

D.颅内压较高者宜多饮水

E.及早发现脑疝前驱症状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