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桨的桨叶角增大叫(),发动机启动时螺旋桨在()。A.变大距,低桨叶角 B.变小

题型:单项选择题

问题:

螺旋桨的桨叶角增大叫(),发动机启动时螺旋桨在()。

A.变大距,低桨叶角

B.变小距,低桨叶角

C.变桨距,高桨叶角

D.变几何桨距,高桨叶角

考点:民用航空器维修执照考试M16螺旋桨M16螺旋桨题库
题型:单项选择题

(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各民族在自身的发展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随着世界各地联系的加强,各种不同文化的交流、碰撞是不可避免的。这种交流、碰撞,有时表现为激烈的状态,有时表现为平和的状态。早在明朝以前,中外文化就有了交流、碰撞。

材料二 明清之际,利玛窦、汤若望等欧洲传教士先后来华,与徐光启等合作开展翻译活动,把欧洲的天文、数学、地理等著作介绍到中国,同时把中国的《大学》、《论语》等典籍介绍到欧洲。欧洲学者称之为“一次相互的启蒙”。

到了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陆续设立培养翻译人才的学校和译书机构。90年代,梁启超收集部分已译西书目录,按西学、西政等类别编成《西学书目表》,并指出:“国家欲自强,以多译西书为本。”

材料三 在历史的不同阶段,国家的对外政策往往决定着文化的交流广度与深度。……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中国的长期孤立、封锁,造成了中国文化与世隔绝。直到中国重新融入主流世界后,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文化扮演了重要角色,并成为中西交流的桥梁。

问题: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对外交流的主要途径是什么?请结合所学知识试举两例史实说明“早在明朝以前中外文化就有了交流、碰撞。”(8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明清之际所翻译书籍的内容和作用是什么?(4分)

(3)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中后期中国翻译活动出现的新变化及其原因。(10分)

(4)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推动(或阻碍)中外文化交流的因素。(4分)

题型:单项选择题

以下为军事设施的是( )。 ①用于军事目的的指挥、地面和地下指挥工程、作战工程;②军用机场、码头;③卫星系统;④营区、训练场、试验场;⑤物资仓库;⑥公路、铁路线;⑦军用输油、输水管道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③④⑤⑥

C.②③④⑤⑥⑦

D.①②④⑦

题型:单项选择题

病人女性,26岁,病史不清。昏迷不醒、流涎、抽搐、瞳孔明显缩小、皮肤湿冷、呼吸困难。病人可能发生了()

A.CO中毒

B.有机磷中毒

C.阿托品中毒

D.中暑

E.脑血管意外

题型:单项选择题

电流互感器的一次电流与二次负载电流无关。()

题型:单项选择题

按含碳量不同,铁碳合金的室温组织可分为()、()和白口铸铁。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