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细胞胞质呈嗜碱性是由于:()。A.有丰富的粗面内质网 B.高尔基复合体发达 C.线

题型:单项选择题 A型题

问题:

浆细胞胞质呈嗜碱性是由于:()。

A.有丰富的粗面内质网

B.高尔基复合体发达

C.线粒体丰富

D.滑面内质网丰富

E.溶酶体丰富

考点:生物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组织学与胚胎学题库
题型:单项选择题 A型题
三角形的底不变,高扩大4倍,面积就(  )
A.扩大2倍B.扩大4倍C.不变
题型:单项选择题 A型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题

建筑审美冲突是建筑审美差异性的必然结果和现实表现。建筑审美冲突既反映了性质相异的建筑审美文化之间的联系,也体现了不同群体的建筑审美意识、建筑审美标准的相互区别和个性特征,是建筑审美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之一。

建筑审美冲突集中表现为群体性冲突。依据社会心理学,“群体是指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而产生相互作用的集体,它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具体单位。”一方面,群体内部具有建筑审美的共同性。由于群体是一种现实存在的、聚集在一起的一群人,他们有着共同的需要或相近的兴趣,有着相同或相近的生产生活方式,从而使得群体内形成共同的建筑审美观念和建筑审美趣味。另一方面,不同群体之间的建筑审美趣味和审美标准存在冲突和差异性。而且,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特别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审美群体小型化,审美趣味个性化和多样化,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正如有论者认为:“民族作为审美群体,将日益丧失它的一体化结构,而不断地分化组合为越来越小、也越来越多的审美群体;世界范围内将不断出现跨越国家和民族界限的、审美意义上的个体组合和群体组合,而构成新的审美群体。”审美群体的分化和重组必将导致建筑审美的新图景,必将导致建筑审美更大的差异性和更广泛的多样性。

若对建筑审美的群体性冲突细加分析,则可发现,建筑审美的群体性冲突总是通过区域性冲突、时代性冲突、民族性冲突和阶级性冲突而或明或暗地表现出来。

首先,审美文化具有区域性,建筑审美也必然出现区域性冲突。普列汉诺夫曾经指出:“任何一个民族的艺术都是由它的心理所决定的;它的心理是由它的境况所造成的,而它的境况归根到底是受它的生产力状况和它的生产关系制约的。”一定社会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趣味由于是特定社会环境的产物,因此在具有一定开放性的同时,也必然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当外来审美文化传入时,区域文化的封闭体系就会产生一种排外性,必然产生审美冲突。

其次,建筑审美的群体性冲突表现在民族性上,或称民族性冲突,这与区域性冲突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特定的民族必定有其独特的审美习惯和审美趣味,其审美观念和审美理想也一定呈现出浓郁的民族特色。可以说,人类的审美活动总是渗透着民族精神,体现出民族特点的。我们从古希腊罗马建筑的柱式,从中国古代建筑的斗拱即可感受到建筑审美文化的民族性冲突。就是在中华大地上,合院式、干栏式、帐蓬式、吊脚楼式、碉楼式……等等,在一一述说着中华建筑审美文化的民族性格和独特魅力。

小题1:下列对“建筑审美冲突”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建筑审美冲突必然会产生建筑风格上的排它性。

B.建筑审美冲突源于建筑审美情趣和标准的差异性。

C.建筑审美冲突会促进建筑审美文化的发展。

D.建筑审美冲突主要表现为群体性冲突。小题2:下列观点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建筑审美冲突与区域文化的封闭性有关,因此体现不同审美习惯与审美趣味的建筑不可能同时存在于一个区域内。

B.审美文化具有区域性,审美文化也具有民族性,两者有着紧密的联系,前者主要表现为开放性,后者主要表现为封闭性。

C.审美趣味越来越多样化,审美越来越个性化,审美群体越来越小型化,这与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特别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有关。

D.审美群体的分化和重组已导致世界范围内出现跨越国家和民族界限的新的审美群体。

题型:单项选择题 A型题

2008年10月25日,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纪念日。五十年来,宁夏各族人民在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带领下,认真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赋予的各项权利和义务,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宁夏回族自治区,大力发展清真特色产业,构成了面向约有15亿人口的穆斯林世界开放、发展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极为有利的条件。宁夏在特色农业上做足文章,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促进了各民族共同繁荣。

少数民族参政议政的权利得到保障。此外,自治区还依照民族区域自治法制定了许多地方性法规和自治条例,保证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有效实施。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一基本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在材料中是如何体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单项选择题 A型题

中央卫生部以文件形式发布的三个文件《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原则》、《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指导标准》、《城市社区卫生站设置指导标准》的时间是()。

A.2002年2月1日

B.2000年11月1日

C.2001年1月20日

D.2000年12月29日

E.2002年12月29日

题型:单项选择题 A型题

2008年我国全年建设占用耕地19.16万公顷,灾毁耕地2.48万公顷,生态退耕0.76万公顷,因农业结构调整减少耕地2.49万公顷,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22.96万公顷。

全年水资源总量27127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7.4%;人均水资源2048立方米,增加6.9%。全年平均降水量659毫米,增加8.0%。年末全国大型水库蓄水总量1962亿立方米,比上年末多蓄水93亿立方米。全年总用水量584.0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0.4%。其中,生活用水增长0.6%,工业用水增长1.8%;农业用水减少0.2%;生态补水减少0.7%;万元国民生产总值用水量231.8立方米,比上年下降7.9%;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130.3立方米,下降7.0%;人均用水量440.9立方米,下降0.1%。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477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329万公顷,林业重点工程完成造林面积312万公顷,占全部造林面积的65.4%,全民义务植树23.1亿株。截至2008,年底,自然保护区达到2538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03个。新增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7万平方公里,新增实施水土流失地区封育保护面积2.6万平方公里。

初步测算,全年能源消费总量28.5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4.0%。煤炭消费量27.4亿吨,增长3.0%;原油消费量3.6亿吨,增长5.1%;天然气消费量807亿立方米,增长10.1%;电力消费量34502亿千瓦小时,增长5.6%。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59%。主要原材料消费中,钢材消费量5.4亿吨,增长4.2%;精炼铜消费量538万吨,增长6.9%;电解铝消费量1260万吨,增长4.3%;乙烯消费量998万吨,下降2.9%;水泥消费量13.7亿吨,增长3.5%。

与2007年相比,2008年我国的水泥消费增加量和以下哪项最接近()。

A.8000万吨

B.5000万吨

C.800万吨

D.500万吨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