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题:有一滚珠轴承,孔径120mm,轴与孔的配合过盈量为0.11mm,需加热装配,

题型:问答题 简答题

问题:

计算题:有一滚珠轴承,孔径120mm,轴与孔的配合过盈量为0.11mm,需加热装配,问最低加热温度t需多少度?

考点:除灰、除渣、电除尘考试电除尘设备检修(高级工)电除尘设备检修(高级工)题库
题型:问答题 简答题

根据短文内容。判断句子正误,正确的写“T”,错误的写“F”。

Hi!  I’m  Hu  Bin ,  a  student  of  Class  1 ,Grade  7.  At  school ,  my  teacher  and  classmates  are  very  friendly   to  me .  My school life is very interesting.  I like it very much.

Classes begin at 8:00 a.m.  I  have  four  classes  in  the  morning  and  two  classes  in  the  afternoon .  I  study  Chinese,  English , politics,  art,  history,  geography,  biology  and  some  other  subjects.  English  is  my  favorite  subject,  and  I  often  speak   English  with   my  classmates.  I also like P.E.  and music.  But  I  don’t  like  math  very  much .  I think it’s a little   difficult and boring.  What do you think?

After  school ,  I  often  play  basketball  with  my  classmates .  It’s my favorite outdoor activity.  Sometimes I swim   in the swimming pool.  Sometimes  I  draw  pictures  with  my  friends  in  the  park .  Every  Tuesday  and  Thursday ,  I  go  to  the  school  library .

Do  you  think  my  school  life  is  very  interesting ?  What about yours?   Can you tell me something about it?

小题1:Hu  Bin  likes  his  school  life  a  lot .

小题2:Math  is  Hu  Bin’s  favorite  subject .

小题3:Hu  Bin  has  six  classes  every  weekday .

小题4:He  goes  swimming  every  Tuesday  and  Thursday .

小题5:Sometimes  he  draws  pictures  with  his  friends  in  the  park .

题型:问答题 简答题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古蜀文明

古蜀人和古蜀文明,一直是考古学家们试图破解的千古谜团。距今天3000-5000年前的古代四川人来自哪些种群?他们的种族结构、人种构成究竟怎样?

这些都是古蜀人留给我们的悬疑。

近日,有消息称,成都市考古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将运用DNA技术来分析出土的古蜀人人骨。四川地区古代民族的种系和族属及其迁徙、分化、融和情况是否能够被探明?古蜀人之谜能否因此揭开?

在遥远的历史上,成都平原究竟发生过多少传奇?早已为人所熟知的蚕丛纵目、鱼凫神化仙去、杜宇化鹃、开明复活等传说是否就是真实的古蜀历史?

长期以来,人们将信将疑。整个古蜀历史,被蒙上了神秘的色彩。

考古发现,古蜀人有规律地周期性迁居。究竟是什么迫使他们作出这样的选择?

在距今约3700年--45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一支较为发达的新石器文化已经存在于成都平原,考古学界将其称为“宝墩文化”。居住在此的宝墩人,便是这里最早的拓荒者。

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江章华告诉记者,考古发现,宝墩时期的成都平原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定居村落,其中,较大的村落还修筑了夯筑城墙。然而令人费解的是,这些带有夯筑城墙的聚落,使用时间并不很长,都是有规律的周期性废弃。

究竟是什么迫使宝墩人不得不作出这样的选择?

“在当时,最大的可能还是生存的需要。”江章华分析认为:在大约800年中,宝墩人祖祖辈辈都沿袭了同一种生产方式。“从考古发现的生产工具看,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在他们看来,这样的生产方式已经足以维持令他们心满意足的幸福生活,自然没有改变的迫切需要。他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砍伐森林,从事着简单的农业耕种。然而,一段时间过后,土地也因消耗而变得贫瘠,当无法承载宝墩人的生活的时候,他们便不得不离别故土,另觅一块富饶之地,重建家园。

“如果不是特别紧迫与特殊的原因,或许宝墩人将会继续着他们平静的日子。然而,在距今3700年左右,情况发生了变化。考古证实,一股外力冲破了这种沉寂,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到来了。”

距今3200年左右,盛极一时的三星堆文化发生突变,其衰落的原因困扰着考古学界。

据江章华介绍,所说的“新的历史时期”,始于约3700年以前。一支新的文化进入成都平原。这被学术界普遍认为是夏文化。成都平原的文化因此发生巨变,形成了三星堆文化。

我国考古史上最有影响的一次发现便发生在这里。1986年夏天,震惊世界的两个埋藏坑被发现,出土文物近2000件之多,包括了各种金器、青铜器、玉器、象牙器等。尽管学界对于两个坑的年代与性质尚存争议,然而,文物所折射出来的三星堆高度发达的文明已是不争的事实。

可是,距今3200年左右的商代晚期,生机盎然的三星堆文化发生突变,繁荣数百载的三星堆都城也一时化为废墟。“考古发现,具有典型的三星堆文化风格的陶器在此时开始消失,代之而来的是大量的尖底陶器。圜底釜,用龟甲占卜的习俗也是三星堆没有的现象。”江章华说。

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这一切?三星堆都城为何被废弃?是文化创新,是社会变革,还是政局变化?

小题1:对文中加点概念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古蜀文明”包罗“新石器文化”和“宝墩文化”。

B.“新的文化”与“成都平原的文化”融合成“三星堆文化”。

C.“新的文化”就是“三星堆文化”。

D.“成都平原文化”就是“新石器文化”。小题2:下列各项表述,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

A.运用DNA技术分析古蜀人人骨可以解答古蜀人的人种构成和种族结构。

B.古蜀人和古蜀文明带给人类的众多谜团,很多至今还未解开。

C.蚕丛纵目、鱼凫神化仙去、杜宇化鹃等传说既有神秘的一面,又有历史真实的一面。

D.三星堆文化产生于距今3700—4500年的新石器时代的晚期,这时的文化已经比较发达。小题3:下面对“宝墩文化”消失的原因,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沿袭着同一种生产方式

B.生活上心满意足,不思进取

C.所从事的农业耕作过于简单

D.外来文化的冲击小题4:根据文章,下面的推断恰当的一项是:( )

A.考古发现的古蜀人的迁居规律证明他们在不断进行周期性的生存选择。

B.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才诞生较为发达的宝墩文化,证明地理因素在文化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C.成都平原分布着带有夯筑城墙聚落的大大小小的定居村落。表明宝墩文化的发达程度。

D.文化创新、社会变革和政局变化等诸多因素使三星堆文化发生了重大变化。

题型:问答题 简答题

头颅外伤首选的检查方法是( )

A.头颅正位片
B.以上都不是
C.头颅侧位片
D.脑血管造影
E.CT检查

题型:问答题 简答题

定子扇形冲片为什么使用硅钢片?

题型:问答题 简答题

“肇颁四方,景式万代”中“景式”的意思是()

A.大力推广

B.大的模式

C.好的模式

D.做最好的模式

E.永久留传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