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赛者在直道中越出其跑道或在弯道中越出其跑道之外侧,未有阻碍他人,应判()A.犯规

题型:单项选择题

问题:

参赛者在直道中越出其跑道或在弯道中越出其跑道之外侧,未有阻碍他人,应判()

A.犯规

B.重赛

C.旁侧道运动员举报则判犯规

D.不犯规

考点:体育科学田径考试田径考试题库
题型:单项选择题

五大连池具有“火山地质博物馆”之称。( )

题型:单项选择题

舌是由哪些突起融合而成()。

A.侧舌隆突

B.球状突

C.奇结节

D.联合突

E.下颌突

题型:单项选择题

实验需用96mL0.1mol•L-1的Na2CO3溶液,关于该溶液的配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选用96mL 的容量瓶进行配制

B.称重时可将碳酸钠粉末直接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上进行

C.配制溶液的主要操作步骤是称量溶解---转移---洗涤---转移---振荡摇均---定容---摇均

D.定容时如没有胶头滴管,可在玻璃棒的引流下直接用烧杯倾倒

题型:单项选择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杨云翼,字之美。云翼天资颖悟,初学语辄画地作字,日诵数千言。登明昌五年进士第一,词赋亦中乙科。泰和七年,授东京路按察司事,因召见,章宗咨当世之务,旨。

贞佑四年,大元及西夏兵入鄜延,朝议以蒲察阿里不孙为副元帅以御之。云翼言:“蒲察阿里不孙,言浮于实。用之必误大事。”不听,后果败。时右丞相高琪当国,人有请榷油者,高琪主之甚力,诏集百官议,高夔等二十六人同声曰:“可。”云翼独与赵秉文、时戬等数人以为不可,议遂。高琪后事谴之,云翼不也。兴定三年,筑京师城,役兵民数万,夏秋之交病者相籍,云翼躬自调护,多所全济。军兴以来,入粟补官及以战功迁授者,事定之后,有司苛为程式,或小有不合辄罢去,云翼奏曰:“赏罚国之大信,此辈宜从宽录,以劝将来。

是年十一月,宗室承立参知政事,大臣言其不法,诏云翼鞫之,狱具,廷奏曰:“承立

承立所坐皆细事不足问向大兵掠平凉以西数州皆破承立坐拥强兵瞻望不进鄜延完颜合达以孤城当兵冲屡立战绩。其功如此,而承立之罪如彼,愿陛下明其功罪以诛赏之,天下知所劝惩矣。自余小失,何足追咎。”承立由是免官,合达遂掌机务。

当时朝士,廷议际多不尽言,顾望依违,浸以成俗。云翼尝患风痹,至是愈,上亲问愈之方,对曰:“但治心耳。心和则邪气不干,治国亦然,人君先正其心,则朝廷百官莫不一于正矣。”上矍然,知其为医谏也。

云翼天性雅重, 自律甚严,其待人宽。其于国家之事,知无不言。

①榷:专卖。

(选自《金史・杨云翼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章宗咨以当世之务,旨称:符合

B.时戬等数人以为不可,议遂寝:搁置

C.云翼不也恤:顾及

D.至是愈 稍:稍微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①章宗咨当世之务②高琪后事谴之

B.①蒲察阿里不孙,言浮于实②入粟补宫及以战功迁授

C.①天下知所劝惩矣②其待人

D.①廷议际多不尽言②上亲问愈之方小题3: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承立所坐/皆细事不足问/向大兵掠平凉以西数州/皆破/承立坐拥强兵/瞻望不进/鄜延完颜合达以孤城当兵/冲屡立战绩

B.承立所坐皆细事/不足问/向大兵掠平凉以西/数州皆破/承立坐拥强兵/瞻望不进/鄜延完颜合达以孤城当兵冲/屡立战绩

C.承立所坐皆细事/不足问/向大兵掠平凉以西数州/皆破/承立坐拥强兵瞻望/不进/鄜延完颜合达以孤城当兵冲/屡立战绩

D.承立所坐皆细/事不足问/向大兵掠平凉/以西数州皆破/承立坐拥强兵/瞻望不进/鄜延完颜合达以孤城当兵冲/屡立战绩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杨云翼天资聪慧,刚学会说话便在地上写字,每天能诵读几千字的文章。后来他考中了进士第一,词赋考试也中了乙科。

B.有人请求实行油料专卖,高琪竭力赞同,诏令聚集百官商议此事时,杨云翼等人却对此表示反对,高琪为此怀恨在心。

C.兴定三年,有数万士兵参与了筑建京师城,夏秋之交,很多士兵接连患病,杨云翼亲自调药护理,从而救活了许多人。

D.皇上让杨云翼去审问宗室承立。云翼审问后奏报说,承立现在所犯的过失还不足以治罪,但皇上应追究他过去的问题。小题5: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①赏罚国之大信,此辈宜从宽录,以劝将来。 (3分)

②治国亦然,人君先正其心,则朝廷百官莫不一于正矣。 (4分)

(2)从文章中找出能体现杨云翼“知无不言”的两个事例。 (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3分)

题型:单项选择题

同航线同方向飞行的两架飞机,前机地速为500千米/小时,13∶19飞越航路点P;后机地速800千米/小时,13∶25飞越同一航路点P,问后机追上前机的时刻:().

A.13∶30

B.13∶29

C.13∶35

D.13∶32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