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时语言学

题型:名词解释

问题:

共时语言学

考点:语言学语言学概论语言学概论题库
题型:名词解释

甲乙两位同学学习了生物分类的相关知识后,把以下6种动物分成两组,结果见下表

甲同学的分类依据是_______,乙同学的分类依据是_________。

题型:名词解释

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11.2L氧气所含的原子数为NA

B.1.8g的NH4+离子中含有的电子数为NA

C.常温常压下,48gO3含有的氧分子数为3NA

D.2.4g金属镁变为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1NA

题型:名词解释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最关键的治疗是()

A.输液输血

B.静滴大量抗生素

C.纠正酸中毒

D.营养支持

E.胆道减压手术

题型:名词解释

孕妇羊水过多,放羊水配合治疗注意事项,不包括()。

A.严密观察 * * 出血

B.速度不宜过快

C.一次放出量<1500ml

D.放羊水后腹部置沙袋

E.术后给予抗生素

题型:名词解释

(9分)测量小物块Q与平板P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AB是半径足够大的光滑四分之一圆弧轨道,与水平固定放置的P板的上表面BC在B点相切,C点在水平地面的垂直投影为C′。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天平称出物块Q的质量m;

②测量出轨道AB的半径R、BC的长度L和CC′的长度h;

③将物块Q在A点从静止释放,在物块Q落地处标记其落点D;

④重复步骤③,共做10次;

⑤将10个落地点用一个尽量小的圆围住,用米尺测量圆心到C ′ 的距离s。

⑴用实验中的测量量表示:

(Ⅰ)物块Q到达B点时的动能EkB=             

(Ⅱ)物块Q到达C点时的动能EkC=            

(Ⅲ)在物块Q从B运动到C的过程中,物块Q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f =          

(Ⅳ)物块Q与平板P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⑵回答下列问题:

(Ⅰ)实验步骤④⑤的目的是                         

(Ⅱ)已知实验测得的μ值比实际值偏大,其原因除了实验中测量量的误差之外,其它的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个可能的原因即可)。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