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下列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甲在A市工作,2004年5月5日;乙找到甲,称其将承接

题型:单项选择题

问题: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甲在A市工作,2004年5月5日;乙找到甲,称其将承接一笔生意欲借甲2.5万元,甲表示只能借2万元,乙同意并写下一张借款2万元的借条交给甲,甲取钱时发现装钱的箱子有锁,钥匙在其妻手中,即约乙第二天取钱。当晚,甲妻归来,得知此事,坚决反对。第二天,乙前来取钱,甲以实情告知。乙称借款期限短,不超过半年,有利息,提供担保,甲只好表示再做其妻工作,并约乙第二天再来。当晚,甲做通其妻的工作,但是因为钱在银行存了定期,到6月5日才能到期,那时才能借给乙。第二天,乙至甲处,甲考虑到要是到6月5日再给乙钱,估计乙就不向自己借钱了,因此就没有言语。而是将5月5日乙写的借条归还乙,双方签订借款协议,约定:借款期限为2004年5月7日至11月6日,利息为月息3%,甲预先扣除6个月的利息3600元,其余16400元5月10日交付给乙。同时,双方签订抵押合同,约定:乙以其价值1.5万元的一台电脑和价值2千元的一台彩电,作为该借款协议的抵押担保。随后在乙多次催促之下,甲于6月7日将16400元交给乙,乙接受并同时提出,因甲未按约定日期将该笔借款交给乙,致乙在生意中违约损失5000元,甲应对此承担赔偿责任,甲表示拒绝。至11月 1日,乙向甲提出暂时无力还款,要求延期至 12月26日,甲称家中买房急需用钱,予以拒绝。11月7日甲向乙提出归还全部借款,乙表示无力偿还,甲遂要求乙变卖彩电、电脑,以其款清偿。另经查证:2004年8月8日,乙与丙签订借款1万元协议,乙以其该电脑与丙签订抵押合同,并办理抵押物登记,该借款协议期限为2004年8月8日至2005年5月 7日;乙的彩电在使用中因供电部门原因电压不稳,致电视机损坏,供电部门赔偿500元,该电视机现价值1000元。请回答以下问题:

乙因违约而损失5000元,该项损失应如何承担

A.由乙自行负担

B.由甲承担

C.由甲乙平均分担

D.由甲承担主要责任,乙承担次要责任

考点:国家司法考试司法考试卷三司法卷三
题型:单项选择题

设计一个大型信息系统首先必须有

A.一个原型系统作参考

B.一个系统规划作指导

C.一个开发工具作支持

D.一个逻辑方案作依据

题型:单项选择题

小脑幕切迹疝的典型临床表现是()

A.头痛剧烈

B.呕吐频繁

C.呼吸骤停出现早

D.血压升高,脉缓有力

E.一侧瞳孔散大,对侧偏瘫

题型:单项选择题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问题。

  ①“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事实上,若是某种数学问题的话,说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是对的。麻烦的是,生活中大部分事物并不像某种数学问题那样。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由于情况的变化,原来行之有效的方法,到了现在___________不灵了。正因为如此,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因此,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②然而,寻求第二种答案,或是解决问题的其他路径和方法,有赖于创造性的思维。那么,创造性的思维又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呢?

  ③有人是这样回答的:“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从古代史到现代技术,从数学到插花,不精通各种知识就一事无成。因为这些知识随时都可能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创意。这种情况可能出现在六分钟之后,也可能在六个月之后,六年之后。但当事人坚信它一定会出现。”

  ④我对此完全赞同。知识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但这并不是说,光凭知识就能拥有创造性。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⑤这方面的典型代表,首推约翰o古登贝尔克。他将原来毫不相关的两种机械──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制器组合起来,开发了一种新形式。因为葡萄压榨机用来从葡萄中榨出汁,所以它在大面积上均等加力。而硬币打制器的功能则是在金币之类的 * * 面上打出印花来。有一天,古登贝尔克半开玩笑地自言自语道:“是不是可以在几个硬币打制器上加上葡萄压榨机的压力,使之在纸上打印出印花来呢?”由此组合就是印刷机和排版术。

  ⑥另一个例子是罗兰·布歇内尔。1971年的一天,布歇内尔边看电视边这么想:“光看太没意思了。把电视接收器作为试验对象,看它产生什么反应。”此后不久,他就发明了对战型的乒乓球游戏,从此开始了游戏机的革命。

  ⑦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首先要坚信这一点。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如果能做到这些,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1.请用文中原句回答:为什么“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这一点很重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培养创造性思维必须具备哪些条件?请根据文章内容作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为文章空缺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并写出词语表达的效果。

原句:原来行之有效的方法,到了现在_______不灵了。(①必定     ②往往)

选__________(填序号)。

表达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下面的材料,用文中的观点分析亚克敦没有成功的原因。

  材料:有一位叫亚克敦的英国人,他的书斋里杂乱地排着各科各类的图书七万卷,而且每卷书上都有他的手迹。他零零碎碎地记住了不少知识,可人家问到他时,他总是七拉八扯说不清楚。他活了66岁,可以说是读了一辈子书,却什么也没给人留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两个电池的中间用一条线把正极和负极相连是()。

A.并联

B.串联

C.混连

D.乱连

题型:单项选择题

炉管及急回弯头到货检查应()资料齐全,()成分、()、外径和壁厚等外形偏差符合设计要求。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