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文三弊 刘 征 ①章学诚写过《古文十弊》。讲弊,一下子就是十条,据说颇中要害,

题型:问答题

问题:

四、

时文三弊

刘 征

①章学诚写过《古文十弊》。讲弊,一下子就是十条,据说颇中要害,但今天看来已是恍如隔世了。
②今天怎么样呢似乎于相当完美之中也并非无弊可言。但要写出章学诚那样的文章来,非研究文章学的大手笔不可,我只是姑妄言之,如果听起来不大在行,只当是天上的野鸭子,飞过去也就算了。
③话说时文之弊,其弊有三。
④一是长。衣服如果合体,本无所谓长短。文章也是这样。可是多年来屡有人呼吁“短些”,可见文章里很有些矮子穿长衣服的。无奈呼吁归呼吁,文章的不适宜的长却越来越不适宜地长起来。短篇变中篇,中篇变长篇,且不光小说界流行这种“巨人症”。要说用洋洋的文字写区区的内容是为了捞稿费,未必公平。作者缺乏惜墨如金的观念也许是更普遍的原因。惜墨,其实是惜时。读者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忙碌。爱惜他们那金子一样宝贵的时间,是文人应有的职业道德。
⑤二是空。空无一物的文章也不多见,“半空儿”可真不少。老年间的冬天,北京的小胡同里叫卖一种价钱很便宜的炒花生,叫“半空儿”,全是先天不足后天失调的瘪子。说没仁儿,有一点;说有仁儿,瘦得可怜,使你越吃越不满足,终于不无惋惜地丢开。有些文章很像这种“半空儿”。空在哪里空在缺乏深厚的生活基础,或者缺乏来自调查研究的真知灼见,任意编造的情节,想当然的见解,几乎一阵清风就吹得一无所有。咀嚼这样的“半空儿”,也是越吃越不满足,终于不无惋惜地废书而叹:可怜无补费精神。
⑥三是涩。读起来疙里疙瘩,感到嘴皮子吃力;顺文索解,感到云山雾罩,似懂非懂。有人称这种文章为“朦胧文”,我说不是“朦胧”是“生涩”,读起来如同啃生柿子,涩得缩不进舌头。
⑦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不恰当地或者不必要地使用一些新名词,并以此相竞,似乎只有这样才算得时髦。语言不断吸收新名词,是正常现象,不能一律反对。但是,用普通话本来可以表达清楚的意思,偏是改用难懂的新名词来表述,反而闹得人糊涂起来,我以为大可不必。比如“感到饥饿”,不必说成“收到了消化系统内在知觉发出的食物匮乏的反馈信息”;“吃饭”,不必说成“使营养物质从人体自身的外部向内部渗漏”。自然,吃饱了饭要“赏花”,也不必说成“调动自身的感知力、理解力和想象力,使视觉内在的审美能力与植物的生殖器官的外延部分的关紧密地亲和”。
⑧话又说回来,要是有人将我一军,说“你讲这弊那弊,请你写一篇无弊的文章看看”,我只有弃甲曳兵而走。文章要写得又短又充实又明白晓畅是不容易的。我无意苛求于作者,只是希望引起注意,如果认为应该注意的话。

在第①②段中,作者谈“时文三弊”先从章学诚的《古文十弊》说起,又说自己“姑妄言之”,其用意是什么

考点:高职试题语文高等职业院校招生考试语文
题型:问答题

地方性斑疹伤寒的传播媒介是()。

A.蜱

B.蚊

C.鼠蚤

D.恙螨

E.鼠虱

题型:问答题

一血常规报告结果如下:RBC3.4×1012/L,Hb82g/L,HCT0.27,MCV80fl,MCH24pg,MCHC303g/L,RDW17%,WBC8.2×109/L,LCR62%,MCR8%,SCR30%。血涂片上红细胞大小不一,中心淡染区扩大。提示受检者患有

A.巨幼细胞贫血

B.感染性贫血

C.地中海贫血

D.再生障碍性贫血

E.缺铁性贫血

题型:问答题

上级政府的主管部门无权向下一级政府作出命令、指示。

题型:问答题

设固定资产原值为10000万元,综合折旧年限为5年,净残值率为5%,那么5年的折旧费总额是( )万元。

A.643.56
B.643.00
C.633.65
D.633.60

题型:问答题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的病原菌是()

A.溶血性链球菌

B.草绿色链球菌

C.金黄色葡萄球菌

D.表皮葡萄球菌

E.肠球菌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