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司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发出商品的实际成本,并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对期末存货

题型:问答题

问题:

某公司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发出商品的实际成本,并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对期末存货计价。该公司2004年12月1日甲商品的结存数量为200件,账面实际成本为40 000元;12月4日购进该商品300件,每件单价为180元(不含税,下同);12月10日发出商品 400件;12月15日又购进该商品500件,每件单价为200元;12月19日发出商品300件,12月27日发出商品100件。2004年12月月初“存货跌价准备——甲商品”科目的贷方余额为500元,2001年年末甲商品的可变现净值为每件220元。 要求:计算该公司2004年12月31日甲商品的账面价值。

考点:会计资格考试初级会计(会计实务)初级会计实务52
题型:问答题

下列含有大黄、芒硝的方剂是()

A.大承气汤

B.桃核承气汤

C.大陷胸汤

D.大陷胸丸

E.小承气汤

题型:问答题

企业用外埠存款账户的资金支付材料价款时,应( )。

A.借记“银行存款”

B.贷记“银行存款”

C.借记“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

D.贷记“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

题型:问答题

《机动车辆安全检验项目和方法》(GA468—2004)规定了机动车安全检验的方式有()。

A.线外检验

B.线内检验

C.路试检验

D.外观检验

题型:问答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12分)

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理欲之辨曾吸引了众多思想家的关注。到了宋代,理学思潮形成,并占据了主导地位。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他大声疾呼“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朱子语类》卷十三),认为“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朱子语类》卷十三)

自朱熹之后,理学家进一步夸大了“人欲”的危险与罪恶表现出禁欲主义的倾向。“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虽然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但对个人和社会发展的不良影响也是明显的。很多思想家对这一主张进行了尖锐的批评。清人戴震就曾指出“舍人欲无天理”、“理者存乎欲者也”(《孟子字义疏证》卷上),认为理学家的主张会导致“丧尽天良”(同上)的后果。

在现代社会,同样存在理与欲之间的矛盾。当今学者更愿意客观辩证地来看待这个问题。无论对个人,还是对社会来说,都应当正确处理欲望与规范的关系。只有这样,人的正常需求才能最终得到合理的满足。

(1)结合文段,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朱熹在理欲之辨上的观点。(5分)

(2)请试举一例探究在现代社会中人应该如何客观辩证地看待理与欲之间的关系。(7分)

题型:问答题

在强型有效市场中,证券当前价格反映的信息有( )。

Ⅰ.证券价格序列信息

Ⅱ.有关公司价值信息

Ⅲ.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方面的信息

Ⅳ.内幕信息

A.Ⅰ、Ⅱ
B.Ⅱ、Ⅲ、Ⅳ
C.Ⅰ、Ⅱ、Ⅳ
D.Ⅰ、Ⅱ、Ⅲ、Ⅳ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