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是具体科学研究的具体方法。 ( )

题型:判断题

问题:

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是具体科学研究的具体方法。 ( )

考点:国家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公共基础知识
题型:判断题

下列关于“内生五邪”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热极生风

B.寒邪直中

C.湿浊中生

D.津伤化燥

E.火热内生

题型:判断题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22分)

谈“摆阔”

①一篇论摆阔、崇阔及效阔的文章说:“摆阔之风不足虑,崇阔之风不可刮,效阔之风为害最烈。”这一论断说对了三分之二,偏偏在要害的“摆阔”上出了毛病。因这“摆阔”不但自身实不足取,而且是“崇”、“效”二风之源。“摆阔”从不像搞核武器那样秘密进行,而是在光天化日之下、灯火辉煌之中、众目睽睽之所招摇过市,“崇阔”之风焉能不刮?“摆阔”又不像发疟疾,其状苦不堪言,而是飘飘欲仙乐不可支,焉能不诱发人们去“效”?“摆”风如绝,三风俱灭;“摆”风一起,三风俱烈,最足虑者就是三风中的首恶:“摆阔”。

②用公款“摆阔”,其危害自不待言,连参与者也自知理亏,当不在“不足虑”之列。那么自掏腰包而“摆阔”呢?该文说“无论摆到何种阔度,都听之任之可也”。此语大可商榷。

③对那些花几十万元玩一条狗,花1500元让外国按摩女洗一次脚,出35万元让厨师做一桌酒席,是不应“听之任之”的。因为这与用这些钱投资再生产、投资教育、救灾扶贫、赞助文体事业是不能同日而语的。后者造福社会有益于个人,前者呢?挥霍一空,付与流水。“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

④由于“摆阔”“崇阔”“效阔”之风骤起,而“崇”与“效”最终仍是落实在“摆”,你“摆”我“摆”,大“摆”特“摆”,“摆”的先决条件是有钱。竟相摆阔,就会诱导人们疯狂地“一切向钱看”,疯狂聚敛来的金钱又用来疯狂地“摆”,疯狂地挥霍一空之后,自然又得疯狂地去攫取。周而复始,焉有不损人害己、败家误国之理?

⑤有人说“摆阔”者皆是“劳动致富”,是“能挣会花”,我很怀疑此说。劳动,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是极其艰苦的。辛辛苦苦挣来的钱一掷千金,不是常人的心态。而钱如魔术师变扑克牌,捻指之间,铺天盖地滚滚而来,那钱不去“摆阔”也属罕见。“奢”者来钱必易,而劳动致富是不易的,同时,“劳动致富”者当属劳动人民的范畴,而劳动人民的本色就是勤俭。为何独在这些“摆阔”的人的身上却不见这一本色?

⑥有人说大款“摆阔”可以利流通,促生产,增税收,利国利民,这纯属天真的误解。“奢于身者,惠不及其亲”,将社会共同创造的物质精华,用外汇进口的高档名牌,集于一身消耗殆尽,对他人、于国家何利之有?有谁能从《红楼梦》中薛蟠的身上获益呢?

⑦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对人类的巨大贡献,有哪个“摆阔”的大款可比?可他说:“我强烈地向往着俭朴生活,并且时常发觉自己占有了同胞的过多劳动而难以忍受。”我们摆阔的的大款诸公有这样的感觉吗?

⑧“节俭则昌,淫佚则亡”——这一警钟应该长鸣。

小题1:第④段划线句中的一个错别字是     ,正确的写法是     。(2分)

小题2:第③段划线句采用了         的论证方法,作用是                    。(5分)

小题3:本文围绕着论点             ,指出“摆阔”至少存在着以下的弊端和危害:(9分)

(1)                               

(2)                               

小题4: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要批驳的错误观点是“摆阔之风不足虑,自掏腰包可听任之”。

B.摆阔者招摇过市、乐不可支的姿态会诱发人们“崇阔效阔”的心理。

C.第⑤段划线句的言下之意是那些摆阔者已经丧失了“勤俭”的本色。

D.第⑦段用爱因斯坦的例子来呼吁大款们提倡简朴,能把钱用于正途。小题5:请联系现实,谈谈当前我们在提倡节俭方面所作的比较有影响力的努力。(3分)

题型:判断题

(3分)某小组利用实验数据,求算金属M的相对原子质量。已知金属M和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 + H2SO4 ="=" MSO4 + H2↑。

现取20 g该金属样品于烧杯中,然后向其中加入稀硫酸,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编号12345
加入硫酸的质量/g   100    200    300   400    500
烧杯中剩余物质量/g119.8219.6319.4419.4519.4
第5次实验后,烧杯中还有0.5 g剩余固体。计算该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

题型:判断题

人患病后表现的负性情绪包括()

A.焦虑

B.愤怒

C.多疑

D.抑郁

E.以上均正确

题型:判断题

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的美国政体是()

A.君主立宪制

B.君主制

C.君主制

D.共和制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