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在预期收益相同的情况下,投资者总是更愿意投资标准差更小的资产。 ( )

题型:判断题

问题:

133在预期收益相同的情况下,投资者总是更愿意投资标准差更小的资产。 ( )

考点:银行业从业考试风险管理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考试风险管理
题型:判断题

同一草场上的牛和羊吃了同样的草,可牛肉和羊肉的口味却有差异,这是由于 [ ]

A.同种植物对不同生物的影响不同

B.牛和羊的消化功能强弱有差异

C.牛和羊的蛋白质结构有差异

D.牛和羊的亲缘关系比较远

题型:判断题

(30分)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材料一 秦汉时期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出现了多种人才选拔方式,选官办法有四种:一是“纳赀(买官)”,二是“任子(高级官吏可保子弟一人为官)”,三是“察举”,四是“征辟”。最有意义和影响的是“察举”。刘邦建国后,奉行“打天下者坐天下”原则,任用跟随自己的旧人,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汉初“布衣将相”之局。武帝时“察举制”达到完备,科目很多,都以“德行”为先、学问上则以“儒学”为主。有了统一的选才标准和考试(对策)办法。考试是汉代察举制度的重要环节。被举者经考试后,由政府量才录用,令下层人士有进入国家管理层的可能。随着考试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到隋唐以后更发展成“科举制度”,成为中国重要的选官制度。

材料二《隋书》记载,隋炀帝时牛弘引(刘)炫修律令。刘炫曰:“……往者州唯置纲纪,郡置守丞,县唯令而已。其所具僚,则长官自辟,受诏赴任,每州不过数十。今则不然,大小之官,悉由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

材料三 贞观初年,唐太宗亲自查看考进士的情况。发榜时,他带着几个内侍,来到端门前,见许多新考取的进士,排成长队,一个接一个地走了出来。唐太宗高兴的对身边内侍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意为,天下的人才全都落到我的手中了。

材料四 唐宋到明清时期,通过科举考试的官员出身、来源情况对比

时期两宋明 清
任任官前出身50%以上的进士来自平民43%的进士来自贫寒家庭

左边饼状图为《唐书》所载830进士出身分布比例;右表为两宋、明清官员任官前的出身情况比例

请回答:

(1)据材料,秦汉时期的“任子”与先秦时期哪种选官制类似(3分)?察举制在汉武帝时期完备的表现有哪些(6分)?“德行”为先、“儒学”为主,反映了汉武帝时期怎样的思想文化政策(3分)?

(2)材料二、三从哪些方面反映了隋唐时期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与完善(6分)?

(3)据材料四的图表,分析从科举制唐宋到明清时期有什么发展变化(6分)?这些变化对中国社会发展有什么影响(6分)?

题型:判断题

员工出于掩盖操作失误或谋取不正当利益等目的,对原始凭证影像资料进行涂改、变更等,改变其真实性的,情节严重或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处分。

A、记大过

B、撤职

C、开除

D、解除劳动合同

题型:判断题

已知点P(3,a﹣1)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则a的值为[ ]

A.4

B.3

C.﹣2

D.4或﹣2

题型:判断题

个人理财在国外的发展过程中,通常认为( )是个人理财业务日趋成熟的时期,许多人涌入个人理财行业。

A.20世纪80年代

B.20世纪90年代

C.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