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进入近代以来,各国的孤立状态逐渐被打破,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来往不断扩大、日益频繁

题型: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问题:

人类进入近代以来,各国的孤立状态逐渐被打破,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来往不断扩大、日益频繁。

材料一:在(公元)1500年以前,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在亚欧大陆上从一个地区运货到另一个地区,而货物主要是奢侈品、香料、丝绸、宝石及香水。但是到18世纪后期新世界的种植场生产的大量砂糖、咖啡及棉花等大部分运往欧洲出售;西班牙人也向新世界引进欧洲各种水果,如橄榄以及葡萄。美洲的特产也被流向世界各地,如玉米、马铃薯、西红柿、番薯、花生、各种豆类及南瓜、可可等。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

材料二:英国诺丁汉大学教授郑永年指出:所谓的一个国家外部的崛起,实际上是它内部力量的一个外延,在一个国家内部,自己的国家制度还没有健全的情况下,就很难成为一个大国,即使成为一个大国,也是不可能持续的。……环顾当时的世界,法国正处于君主专制的鼎盛时期;……大清王朝268年的江山才刚刚坐了44年。但是英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即将一步步稳健地走向世界的中心。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

——《大国崛起》之“走向现代(英国)”

材料三:火车、轮船、电报等新式交通工具和电讯器材的出现,把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紧紧联结在一起。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使欧洲到印度的航路缩短了4000英里。1914年竣工的巴拿马运河则使旧金山到利物浦的航程近了5666英里。轮船的不断更新使航速大大提高,欧美航程从42天缩短为5天,从伦敦到加尔各答也由3个月减为18天。此外跨洲铁路的修建,加强了洲际联系。有线电报、电话和无线电报的普及,使世界通讯网络得以形成。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

根据材料三,简要概括科技进步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主要表现。

考点:高中历史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的开辟题库
题型: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凹陷

A.佝偻病
B.化脓性脑膜炎
C.脱水
D.癫痫
E.头小畸形
6月患儿,通过前囟的检查,其改变可以反映疾病的情况

题型: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投入产出表中有一些基本的平衡关系,下列平衡关系中正确的是()。

A.某部门的中间投入=该部门的中间使用

B.某部门的增加值=该部门的最终使用

C.某部门的最初投入=该部门的增加值

D.中间投入+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总投入

题型: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简要分析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主要方法——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

题型: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下列人员中,不属于知悉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知情人员的是()。

A.发行股票或者公司债券的公司副经理

B.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东

C.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工作人员

D.发行股票或者公司债券的公司商业客户的董事长

题型: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出于哪部著作

A.《金匮要略》

B.《丹溪心法》

C.《寿世保元》

D.《景岳全书》

E.《内经》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