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问题 宋代学者称杜甫为“圣于诗者”,这主要是指杜甫在诗歌史上地

题型:单项选择题

问题:

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问题
宋代学者称杜甫为“圣于诗者”,这主要是指杜甫在诗歌史上地位而言。他们把杜甫视为“集大成”者,认为他是位无体不工、无美不备的诗人。到了后世把杜甫称为“诗圣”,这突出了杜诗的道德含义(郭沫若称其为“诗中圣哲”也是此意),符合杜诗中的儒学内涵。
“诗圣”的名号,使得杜诗所确立的“忧国忧民”思想逐渐成为了主流理论。不管你是否赞成,但都不能不承认诗歌写作应该反映现实和关注国家与人民命运。南宋诗人就说:“忧时本是诗人职,莫怪吟中感慨多。”这是赞成诗人应该忧国忧民的。也有不赞成的,明代的公安派代表作家袁宏道,提倡个性解放,不同意诗人应有“忧国忧民”的责任感。他在《显灵宫集诸公以麻城山林为韵》中说“新诗日日千余言,诗中无一忧民字”,“自从老杜得诗名,忧国爱民成儿戏”,仔细咀嚼诗意,可见袁氏虽然不赞成此说,但还是把“忧国忧民”看作当时诗歌创作中大多数人所遵循的原则。这些都说明对后世人士影响之深。
诗歌创作乃是中国古代读书人日常功课之一,古代学子平常接触最多当属杜诗。因为杜诗中规矩井然,所以,如应酬中大量运用的律体诗,当以杜甫写得最好,很少率意之作;科举考试中用的试帖诗可以模仿杜集中的“五排”(杜甫以后,很少再有人写出像杜甫这样多的高质量的“五排”了)。对杜诗的广泛的模仿从宋代就开始了。书商为了满足这个社会需求,还把杜诗分类编排,给模仿者以便利。这样,杜诗中的思想感情必然会从阅读的渠道渗入到士人们的思想意识中去。因此,杜诗中对后世文人士大夫性格的塑造产生影响绝不是夸诞之词。
中国的文学传统,特别是古典诗词对读者思想感情的陶冶力量是很难估量的。杜甫诗发扬了儒家思想中富于伦理价值的思想,对古代读书人有很大影响;施之于今日的教育之中,也当有积极的意义。

对文中第二段加粗的“此”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杜诗“忧国忧民”的思想逐渐成为了主流理论。

B.提倡诗人个性解放,不同意诗人“忧国忧民”。

C.“新诗日日千余言,诗中无一忧民字”。

D.诗歌写作应该反映现实和关注国家与人民命运。

考点:在职联考GCT(语文)工程硕士(GCT)语文
题型:单项选择题

结合胆红素进入胆道后还原为尿胆原,在肠内被吸收入肝的比例是

A.1%~5%

B.5%~10%

C.10%~20%

D.20%~25%

E.25%~30%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上证综合指数的基期为1990年12月19日。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热量的变化

B.化学反应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C.经过加热而发生的化学反应不一定都是吸热反应

D.只要有化学键的断裂,一定发生化学反应

题型:单项选择题

患者女,28岁,5天前因左上第二磨牙食甜物痛,曾直接做银汞充填。充填后觉冷热刺痛,并无自发痛。查:充填物完好,叩痛(-),冷测引起一过性痛

其原因最可能为()。

A.备洞刺激牙髓

B.腐质未去干净

C.充填时未垫底

D.术前诊断错误

E.材料刺激牙髓

题型:单项选择题

投诉客户中被列为B1类客户的是指()

A.曾有过激行为的非常客户

B.当月累计投诉/意见≥3的敏感客户

C.6个月内累计投诉/意见≥10

D.曾有升级投诉记录的客户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