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发生()时,非故障相的电压升高到原来的/3倍。 A.两相接地 B.

题型:单项选择题

问题: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发生()时,非故障相的电压升高到原来的/3倍。

A.两相接地

B.两相短路

C.单相接地

D.缺相

考点:石油石化技能考试石油石化综合练习石油石化综合练习题库
题型:单项选择题

每发工业雷管的编码必须在10年内具有唯一性,其中“唯一性”体现在()。

A、每一发工业雷管的编码要区别于同一厂家生产的其它雷管

B、每一发工业雷管的编码要区别于其它厂家生产的雷管

C、每发雷管的编码应当在一定期限内独一无二

D、工业雷管的编码是雷管的“身份证”

题型:单项选择题

女性,25岁,发热、咽痛2天后出现肉眼血尿,血压130/70mmHg(17.3/9.4kPa),扁桃体Ⅱ度大、充血,余查体未见异常,血肌酐正常

有关该病的病理诊断,下述哪项叙述不正确()。

A.电镜在诊断中没有价值

B.必须进行免疫荧光或免疫组化检查

C.光镜下可见系膜细胞和基质增生

D.肾组织中可能见到新月体

E.光镜下可见肾间质呈灶性细胞增生

题型:单项选择题

2500年前诞生的《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兵书,代表了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最高境界,但是它的作者究竟是谁? 

司马迁在《史记·孙武吴起列传》中说,孙武和孙膑都确有其人,孙武生于春秋末期,孙膑则晚100多年,生于战国,各有兵法传世。由于孙武是春秋末期吴王的客卿,孙膑在战国中期的齐国担任过军师,因此班固在《汉书》中把孙武的兵法叫《吴孙子》,把孙膑的兵法《齐孙子》。《吴孙子》就是一直流传于世的《孙子兵法》,而《齐孙子》(《孙膑兵法》)在魏晋时已无记载。 

唐宋以后,有人对《孙子兵法》及作者提出疑问,认为此书源于孙武,却完成于孙膑;也有人认认为先秦著作往往不是出自一人之手,唐代杜牧说,孙武的兵法原有数十万言,曹操削其繁剩,笔其精粹,以成此书;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等不但怀疑《孙子兵法》其书为伪,甚至怀疑孙武、孙膑为同一人。 

孙武与孙膑是否同为一人?他们各自是否都有兵书留世?此谜在20世纪70年代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的考古发掘中被解。1972年,临沂地区偶然发现一座汉墓,陪葬品中有大量竹简,其中包括《孙子兵法》(105枚)、《孙膑兵法》(232枚),这批竹简经刮削、烤炙而成,做工精细,两端平整,无刀削痕迹,系先用锯锯成而后锉磨而成。银雀山汉简的形制、书写格式、篇题的处理及各式符号的运用等,均符合汉代的简册制度。 

临沂银雀山汉墓竹简带给世人最大的惊喜,莫过于还原了《孙子兵法》十三篇全貌以及《孙膑兵法》十六篇。经专家整理分析,银雀山竹简中的《孙子兵法》十三篇都有文字保存,这是现存最早的《孙子兵法》版本,大约成书于西汉初期,是最接近作者原始思想的版本,为校勘和研究《孙子兵法》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文献价值非同一般。竹简本《孙子兵法》计2300余字,现存内容与宋代版本相比,有100多处不同点,十分值得研究。 

竹简本《孙膑兵法》整理出222枚,共得6000字以上,该兵法在消失了上千年后,失而复得。该书整理出上、下两编,上编可以确定属于《齐孙子》,共十五篇;下编是还不能确定属于《齐孙子》的论兵之作。竹简本篇数大大少于《艺文志》著录本,也不是完善的版本。这些实物证据揭示历史上的孙武、孙膑并非一人,也印证了司马迁《史记》中有关孙武、孙膑记载的真实性,《孙膑兵法》确有其书。

最适合本文的标题是:

A.银雀山汉墓整理出土大批竹简 

B.银雀山汉墓竹简:为孙武、孙膑正名 

C.银雀山汉墓《孙子兵法》的发现和破译 

D.20世纪的考古大发现——银雀山汉墓竹简

题型:单项选择题

阅读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居里夫人经常利用夏天水果上市的季节,购买便宜的水果自制成果酱,以供冬天时食用。除了做实验外,她还煮饭、烧菜、洗衣、照顾孩子及年迈的公公。     

  材料二:我国水稻育种专家袁隆平不讲究吃穿,办公室的设施也很简单。他捐出百万元作科研基金,自己添置衣服时却挑选便宜的,有一次,他花100元买了7件衬衣回来,还和大家夸耀可以穿好几年。他非常关心农民后代,捐助了多名困难学生。

(1)这两则材料的相同主题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让你以记者的身份采访材料中的一位,请你根据材料内容设置一个采访问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单项选择题

开关电源稳定输出电压的原理可以直观理解为是通过控制滤波电容的()来实现的。

A.实际容量

B.充、放电时间

C.电压

D.电流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