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中国历史上曾错失过三次机遇期。第一次可以追溯到公元15世纪明朝中叶。郑和受命

题型: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问题:

材料一:中国历史上曾错失过三次机遇期。第一次可以追溯到公元15世纪明朝中叶。郑和受命七下西洋,表明那时中国有着比欧洲更强大的航海能力,但中国没有把它转化为现实力量,丧失了一次重大机遇。第二次战略机遇出现在19世纪末期。当时的中国已意识到,东方已经远远落后于欧洲,必须向西方学习。但在这次机遇面前,错失。第三次机遇发生在二战后美苏争霸的冷战时期以及科技革命的第三次浪潮时代。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经济蓬勃发展的时期,中国却把大量的精力浪费在内乱上,搞自我封闭,错失了这一重要机遇。

——中 * * 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教授刘德喜

材料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社会转型是一个整体性的社会发展过程,依次经历了政治、经济、文化三个层次并最终形成了三个层次的转型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其涉及面之广,改革程度之深,都是史无前例,这也增加了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的难度。

——人民网

根据材料一回答,中国错失机遇的三个时期中,分别用史实说明分别有哪些国家抓住了机遇。

考点:高中历史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的开辟题库
题型: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已知函数f(x)=ex+ax,g(x)=ax-lnx,其中a≤0.

(Ⅰ)求f(x)的极值;

(Ⅱ)若存在区间M,使f(x)和g(x)在区间M上具有相同的单调性,求a的取值范围.

题型: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垒上无跑垒员,击出左路内场地滚球,左外场手补位,右外场手补垒。

题型: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直流电机中电枢的主要作用是()。

A.将交流电边为直流电

B.实现直流电能和机械能之间的转换

C.在气隙中产生磁通

D.将直流电变为交流电

题型: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英国建立福利国家的理论与政策依据是1942年由贝弗里奇主持起草的研究报告()

A、《新大西岛》

B、《乌托邦》

C、《社会保险及相关服务》

D、《理想国》

题型: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张某有水蜜桃树十余棵,果实成熟时,他生病住院。一天,气象预报显示将有暴风雨来临。邻人李某请人及时代为抢收,得水蜜桃(果)300斤,运到集镇,售给小贩,得210元,支出抢收工资和运费30元。小贩卖出后,得400元。依照法律李某应该( )

A.归还张某400元
B.归还张某210元
C.归还张某180元
D.与张某平分得90元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