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以来在中西文化交流与融会的过程中,基督教传教士发挥了无以替代的作用。材料一:15

题型: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问题:

明清以来在中西文化交流与融会的过程中,基督教传教士发挥了无以替代的作用。

材料一:1583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华,1601年获明神宗恩准在北京传教,1610年逝世。葬礼由徐光启主持,一位太监问内阁首辅叶文忠:“自古皆无赐葬,何独厚于利子?”叶答:“学问有一如利子者乎?姑无论其它事,即译《几何原本》一书,便宜赐葬地矣。”

——叶行军《党校内的宗教墓碑》

材料二:19世纪60、70年代,传教士大批涌入中国。1870年,英国人李提摩太来华传教,遇到华北饥荒,投入到赈济灾荒的慈善活动中。1891年,李提摩太投入到广学会的工作中,通过办《万国公报》和出版书籍,成为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思想启蒙机构。……他发现了变法维新的严重问题,告诫康、梁等维新人士注意变法的节奏。

——文风《上帝的使者——李提摩太在中国》

材料三:1919年,美国传教士司徒雷登创办燕京大学。他认为大学的核心就是思想自由、学术自由。他对有名望、有真才实学者,登门拜访,高薪聘用,如陈寅恪、谢冰心、钱玄同等。1949年8月,作为美国驻华大使的司徒雷登被迫回到美国。1955年他写下遗嘱,希望死后将他的骨灰送回中国。1960年,《别了,司徒雷登》被选入《毛 * * 选集》,注释中说他“积极支持国民党反动政府进行反人民的内战”。

——据秦海《一个完整的司徒雷登》整理

据材料三概括司徒雷登创办的燕京大学有何特色?1949年司徒雷登被迫离开中国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1962年司徒雷登逝世后遗愿无法实现的原因。

考点:高中历史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的开辟题库
题型: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脑卒中恢复期康复措施不包括()。

A.床上训练

B.步行训练

C.上肢及手功能训练

D.坐起及坐位平衡训练

E.使用翻身床、气垫床

题型: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毒蛇咬伤后排毒时,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扩创

B.口吸

C.烧灼

D.针刺

E.外敷药物

题型: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有以下程序:
#include <string.h>
main()

char str[][20]="Hello","Beijing"*p=str;
printf("%\n",strlen(p+20));

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

A.0

B.5

C.7

D.20

题型: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坡道,按照()的不同,可以分成行车坡道和轮椅坡道两类。

A、使用性质

B、用途

C、拖动

D、消防

题型: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公安机关是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但又不同于一般行政机关;人民警察是国家公务人员,但又不同于政府其他部门的公务员。因此,对人民警察的素质和职业道德必须有更高和更严的要求。( )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