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探索的理论成果主要体现在() A.《论列宁主义的几个问题》一

题型:单项选择题

问题:

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探索的理论成果主要体现在()

A.《论列宁主义的几个问题》一书中

B.《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一书中

C.《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一书中

D.《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

考点:高中政治思想品德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题库
题型:单项选择题

多线制火灾应急广播系统由消防控制室的广播设备,配合火灾报警控制器、现场()组成。

A、消防广播分配盘 

B、广播扬声器 

C、广播功率放大器 

D、模块

题型:单项选择题

在胭横纹外侧端,股二头肌腱的内侧取:()

A.委阳

B.委中

C.膝关

D.曲泉

E.阴谷

题型:单项选择题

民间剪纸是劳动人民为了满足自身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创造的,是广为流传的一种艺术形式。它生存于劳动者深厚的生活土壤中,体现了人类艺术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生活情趣。
从技法上讲,剪纸就是在纸上镂空剪刻,使其呈现出所要表现的形象。劳动群众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在长期的艺术实践和生活实践中,将这一艺术形式锤炼得日趋完善,形成了以剪刻、镂空为主的多种技法,如撕纸、烧烫、拼色、衬色、染色、勾描等,使剪纸的表现力具备了无限的深度和广度。其线条细如春蚕吐丝,粗如大笔挥抹。不同的花式可粘贴摆衬,亦可悬空吊挂。由于剪纸工具简便,材料普及,技法易于掌握,有着其他艺术门类不可替代的特性,因而这一艺术形式从古到今几乎遍及中国的城镇乡村,深得人民群众的喜爱。
中国的剪纸起源于汉,至南北朝时期已相当精熟。然而真正繁盛起来,却是在清代中期以后,这是由于近代中国城市的崛起。古老的剪纸多在乡间,以剪子铰为主,趣味质朴,都是出自农家妇女之手。剪纸进入城市后,不仅市民情趣和生活理想要渗入其中,而且千家万户聚居在一起,相效成习,所需颇巨。剪纸艺人为了省工,弃剪用刀,一刀多张,雕镂更加细致,风格转向精巧,艺人也就不止于妇女了。这些民间艺术家创作的目的在于建立自己的理想世界,在于为生活创造美好的形象。他们各自有着不同的经历和人生的艰辛,但对于世界都寄予了满腔的热情。
新兴的剪纸艺术,切合了现代人的社会心理与审美要求,尤其时下人们期盼富有,剪纸艺术投其所好,契合其心态,注重盼富、图利、求吉和祈安的内涵。画面饱满,不避烦琐,反受欢迎,这也是目前人们的生活要求在审美心理上的反映。此外,新剪纸增加了生肖内容的画面,龙蛇马羊,年年更换,甚至将传统的“马上进宝”图案也改为相应的生肖属相。比如,今年是鸡年,便是“金鸡进财”;明年是狗年,便改成小狗拉着装满财宝的车子跑来,成了“爱犬送宝”。这种生肖剪纸,让人感到既亲切又应时。

剪纸艺术的产生主要是为了满足:

A.社会物质生活的需求

B.社会艺术情趣的需求

C.社会精神生活的需求

D.社会价值取向的需求

题型:单项选择题

国民教育的根本任务是:()

A.追求升学率

B.培养精英人才

C.普及科技知识

D.全面提高国民素质

题型:单项选择题

现实粮食种植规模是指农民自愿种植粮食作物的规模。近五年来江苏省粮食播种面积逐年减少,种植结构调整是主要原因。1999—2001年是江苏省农民大幅调整种植结构时期,三年内全省共减少粮食面积1589万亩,占近五年粮食面积减少总量的82%。2002—2003年江苏省农民继续调整种植结构,但调整幅度趋缓。2002全省粮食种植面积只比2001年减6万亩。2003年粮食播种面积虽比2002年减少335万亩,但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因灾绝收而减少的,当年的粮食播种面积不能反映农民实际种植粮食的规模。为此,江苏省取2002—2003年的平均粮食播种面积7157万亩,作为该省现实粮食种植规模。用同样的方法测算,小麦、水稻的播种面积分别为2431万亩、2867万亩。

假如2001年的粮食播种面积是7500万亩,那么根据材料,2003年的粮食播种面积是多少万亩

A.7159

B.7169

C.7259

D.7269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