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48岁,颈增粗20年,近一年消瘦10kg,并有心悸。体检发现双侧甲状腺多个结节。

题型:单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问题:

男,48岁,颈增粗20年,近一年消瘦10kg,并有心悸。体检发现双侧甲状腺多个结节。基础代谢率+31%,2小时内甲状腺摄碘29%

最有效的治疗是()

A.长期抗甲状腺药物治疗

B.手术治疗

C.放射治疗

D.甲状腺素治疗

E.中医治疗

考点:广西住院医师内分泌科内分泌科题库
题型:单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1991年多式联运单证规则》是关于国际多式联运方面的一个国际公约。()

题型:单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猪苓汤与五苓散二方的组成药物中均含有()。

A.白术、茯苓

B.泽泻、猪苓

C.滑石、甘草

D.茯苓、桂枝

E.滑石、阿胶

题型:单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小题。(16分)

大熊猫的学名其实叫“猫熊”,意即“像猫的熊”,也就是“本质类似于熊,而外貌相似于猫”。严格地说,“熊猫”是错误的名词。这一“错案”,是这么造成的:解放前,四川重庆北碚博物馆曾经展出猫熊标本,说明牌上自左往右横写着“猫熊”两字。可是,当时报刊的横标题习惯于自右向左认读,于是记者们便在报道中把“猫熊”误写为“熊猫”。“熊猫”一词经媒体广为传播,说惯了,也就很难纠正。于是,人们只得将错就错,称“猫熊”为“熊猫”。

其实,科学家定名大熊猫为“猫熊”,是因为它的祖先跟熊的祖先相近,都属于食肉目。后来熊一直保持肉食习惯,而大熊猫却弃荤食素,最喜翠竹。偶尔也吃玉米秆、幼杉树皮。这是为什么呢?据科学家研究,大熊猫远祖虽是肉食动物,后来,由于寻不着肉食,只得吃满山丛生的竹子,代代相传,也就养成了吃竹子的习惯。大熊猫食用的竹类共有17种,其中最爱吃的是冷箭竹和华橘竹。不过,竹子中的营养成分不多,主要是难以消化的纤维素,所以大熊猫的食量很大,一头成年的大熊猫每昼夜最少要吃15-20公斤竹子,排出大量消化不了的纤维素。凡是大熊猫活动的地方,最容易发现的就是一堆堆纤维素粪便。不过,大熊猫偶尔也显露食肉的本能,捕食竹鼠之类动物。

(节选自课文《国宝——大熊猫》)

小题1:用自己的话概括“熊猫”学名错误的造成原因。(4分)

小题2:选文第一段为什么要记叙关于大熊猫名称的“错案”? (4分)

小题3:选文第二段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小题4:第二段中划线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4分)

题型:单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肺癌患者行X线检查,必须同时行胸部正位片和胸部侧位片检查,加做胸部侧位片,可使肺癌的检出率增加()

A.7%

B.1%

C.5%

D.3%

E.9%

题型:单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用5W1H检查记录内容,能迅速确实地得到十分周全的资料。5W1H指的是什么?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