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康熙“钦定”的名义的较为全面的初等数学百科全书是()。A、《大测》B、《律历渊源

题型:单项选择题

问题:

有康熙“钦定”的名义的较为全面的初等数学百科全书是()。

A、《大测》

B、《律历渊源》

C、《测量全义》

D、《御制三角形论》

考点:历史学科学技术发展简史科学技术发展简史题库
题型:单项选择题

人民法院对路某故意伤害方某一案作出刑事附带民事判决后,人民检察院未抗诉,路某未上诉,方某对附带民事部分提出上诉。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因被害人上诉引起第二审程序,故本案刑事部分判决在上诉期满后不发生法律效力

B.本案刑事部分判决在上诉期满后发生法律效力

C.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就本案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进行全面审查后作出判决或者裁定

D.本案刑事部分判决和附带民事部分判决一起发生法律效力

题型:单项选择题

广东省国有企业的“国有资产总量”比山东省多()。

A.4036.1亿元

B.3125.4亿元

C.1796.7亿元

D.1438.6亿元

题型:单项选择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市隐斋记

元好问

吾友李生为予言:“予游长安,舍于娄公所。娄,隐者也,居长安市三十年矣。家有小斋,号日市隐,往来大夫士多为之赋诗,渠欲得君作记。君其以我故为之。”

予日:“若知隐乎?夫隐,自闭之义也。古之人隐于农、于工、于商、于医卜、于屠钓,至于博徒、卖浆、抱关吏、酒 * * ,无乎不在,非特深山之中,蓬蒿之下,然后为隐。前人所以有大小隐之辨者,谓初机之士,信道未笃,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故以山林为小隐;能定能应,不为物诱,出处一致,喧寂两忘,故以朝市为大隐耳。以予观之,小隐于山林,则容或有之,而在朝市者未必皆大隐也。自山人索高价之后,欺松桂而诱云壑者多矣,况朝市乎?今夫干没氏之属,胁肩以入市,叠足以登垄断,利嘴长距,争捷求售,以与佣儿贩夫血战于锥刀之下,悬羊头,卖狗脯,盗跖行,伯夷语,曰‘我隐者也’而可乎?敢问娄公之所以隐奈何?”

曰:“鬻书以为食,取足而已,不害其为廉;以诗酒游诸公间,取和而已,不害其为高。夫廉与高,固古人所以隐,子何疑焉?’’

予曰:“予得之矣,予为子记之。虽然,予于此犹有未满焉者。请以韩伯休之事终其说。伯休卖药都市,药不二价,一女子买药,伯休执价不移。女子怒日:‘子韩伯休邪?何乃不二价?’乃叹曰:‘我本逃名,乃今为儿女子所知!’弃药径去,终身不返。夫娄公固隐者也,而自闭之义,无乃与伯休异乎?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奚以此为哉?予意大夫士之爱公者强为之名耳,非公意也。君归,试以吾言问之。”

  贞丙子十二月日,河东元某记。

【注释】①干没氏:指投机牟利的人。②锥刀:小刀,比喻微末的小利。

小题1:下面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以一位李姓朋友请他为娄公的“市隐斋”写“记”为发端,由此表明了自己对隐士

的看法。

B.作者认为,什么地方什么行业都可以作为隐居之处,不一定非要躲到深山老林住在蓬篙

茅草之下才算隐居。

C.古人之所以有大小隐的区别,是因为刚刚隐居的人道行不深,不能约束自己,只好避免

见到引起欲望的东西,以免心乱,所以要躲到山林中去,这当然就是小隐,而能够隐居

在朝市中的人则因为道行深,虽身处闹市,却能喧寂两忘,故为大隐。

D.作者最后说起韩伯休的故事,是以韩伯休不求显达的淡泊心性来说明什么才是真正的隐者,从而说明娄公本是要与世隔绝的,批评姓李的朋友替娄公求取书斋之记,违背了娄公本意。

小题2:第三段中友人说:“夫廉与高,固古人之所以隐者,子何疑焉?”,作者到底对娄公有什么怀疑?他怀疑的原因是什么?

题型:单项选择题

首先鉴别囊痈和疝的古籍是:

A.《外科精义》
B.《外科正宗》
C.《外科大成》
D.《疡科准绳》
E.《外科理例》

题型:单项选择题

态或气态物质的分子是处在不断地运动状态,固态物质的分子则处于静止状态。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