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中期,经济学家马寅初经过三年的调查研究发现,中国人口的增长率是

题型: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中期,经济学家马寅初经过三年的调查研究发现,中国人口的增长率是每年增长千分之二十二以上,有些地方甚至达到千分之三十,这实在是太高了。如此发展下去,五十年后,中国将有二十六亿人口。由于人多地少,恐怕连吃饭都成问题。于是.他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控制人口与科学研究”一文。然而他的观点在那时却遭到批判。从1962年到1972年,十年里我国累计出生了3亿人。由于人口增长过快,20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大规模提倡计划生育。进入21世纪,我国已成功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由“高出生、高增长”向“低出生、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

材料二

1978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大约是17.9%,2010年这一数据约为47%,有6亿多人居住在城市。到2030年,中国城市化率将达到65%。城市化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变迁的必然归宿。但是,我国随着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居住、交通、污染、治安等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凸显。人们意识到,城市化不仅表现在空间的拓展、基础设施的完善上,还应当体现在社会风气、公共秩序的改善上,城市的“硬件”和“软件”缺一不可。人们对城市化进程产生了一些困惑和思考,和以前人们对城市的向往不同,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开始向往去郊区生活,许多大城市出现了“逆城市化”的现象。

请结合材料,从认识论角度分析我国的城市化进程。

考点:高中政治思想品德求索真理的历程求索真理的历程题库
题型: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若a>b,则下列不等式中正确的是(  )
A.a-b<0B.-5a<-5bC.a+8<b-8D.
a
4
b
4
题型: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UPPP的并发症主要有哪些()。

A.出血

B.上气道梗阻

C.腭咽关闭不全

D.声撕

E.咽腔干燥

题型: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皮试中出现假阳性可能原因是()

A.变应原抗原性丧失

B.患者皮肤反应较低

C.患者近期内使用过大量抗组胺类药物或激素类药物等

D.患者皮肤反应较高

E.患者有皮肤划痕症

题型: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某村通过建设“村落文化宫”,改变了农民的落后观念,改善了村里的社会风气和公共卫生,提升了农民的文明素质和道德情操。这是因为()

①优秀文化能够塑造完美人生

②优秀文化能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③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④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题型: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如何合理利用自然条件,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下列关于人口与环境污染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口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后果

B.人口压力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在不同的社会技术背景下是一样的

C.人口数量增长是导致环境污染最重要的原因

D.人口数量增长对环境恶化没有直接影响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