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风疹的叙述,以下哪项是不当的() A.或因风邪外袭或因胃肠积热所致 B.风邪外袭

题型: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问题:

关于风疹的叙述,以下哪项是不当的()

A.或因风邪外袭或因胃肠积热所致

B.风邪外袭者,以手太阴经穴为主

C.胃肠积热者,以足阳明、太阴经穴为主

D.毫针刺宜用泻法

E.肩髃穴可以治疗本病

考点:中医耳鼻咽喉科住院医师针灸科针灸科题库
题型: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下列不属于我国一级保护植物的是 [ ]

A.向日葵

B.金花茶

C.水杉

D.桫椤

题型: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调节十二指肠钙吸收的主要激素是()

A.PTH

B.维生素D

C.25-(OH)D

D.1,25-(OH)2D

E.24,25-(OH)2D

题型: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火星探测项目是我国继神舟载人航天工程、嫦娥探月工程之后又一个重大太空探索项目。假设火星探测器在火星表面附近圆形轨道运行的周期为T1,神舟飞船在地球表面附近的圆形轨道运行周期为T2,火星质量与地球质量之比为p,火星半径与地球半径之比为q,则T1与T2之比为[ ]

A.

B.

C.

D.

题型: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13分)

唐三彩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经济上繁荣兴盛,文化艺术上群芳争艳。唐三彩就是这一时期产生的一种彩陶工艺品,它以造型生动逼真、色泽艳丽和富有生活气息而著称。

唐三彩的生产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它吸取了中国国画、雕塑等工艺美术的特点,采用堆贴、刻画等形式的装饰图案,线条粗犷有力。它的主要制作方法是在陶坯上涂上彩釉,然后烧制,釉彩在烧制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自然垂流,相互渗化。其色彩自然协调,花纹流畅,是一种具有中国独特风格的传统工艺品。

现今所见的唐三彩陶器,大量的都出于盛唐时期,其烧制数量之多,质量之精,代表了唐三彩烧制的最高水平,从晚唐开始,唐三彩的制作逐渐走向衰落。

唐三彩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首先要将开采来的矿土经过挑选、舂捣、淘洗、沉淀、晾干后,用模具做成胎入窑烧制。唐三彩的烧制采用的是二次烧成法。从原料上来看,它的胎体是用白色的黏土制成,在窑内经过1000~1100摄氏度的素烧,将焙烧过的素胎经过冷却,再施以配制好的各种釉料入窑釉烧,其烧成温度为850~950摄氏度。在釉色上,利用各种氧化金属为呈色剂,经煅烧后呈现出各种色彩。

釉烧出来以后,有的人物需要再开脸。所谓的开脸就是人物的头部是不上釉的,它要经过画眉、点唇、画头发。经过这么一个过程,这一件唐三彩的产品就算完成了。

唐三彩的造型丰富多彩,一般可以分为动物、生活用具和人物三大类,而其中尤以动物居多。

唐三彩的特点我们现在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首先是造型。从造型方面来讲,以马为例,它的造型与一般的工艺品造型不同,与其他时代出土的马也不同。首先它的造型比较肥硕,这个马的品种,据说是从当时西域那边进贡过来的,所以和我们现在看到的马的形状有点不大相同。马的臀部比较肥,颈部比较宽。唐马的造型特点,是以静为主,但是静中带动,我们看到这是一匹静立的马,马的眼部是刻成三角形的,眼睛是圆睁的,马的耳朵是贴着的,它好像在静听或者听到有什么动静一样,它通过这样的细部刻画来显示唐马的内在精神和内在韵律。

唐三彩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釉色。一件器物上同时使用红绿白三种釉色,这在唐代本来就是首创,但是匠人们又巧妙地运用施釉的方法,红、绿、白三色,让它交错、间错地使用,然后经过高温烧制以后,釉色又浇融流溜形成独特的流窜工艺,出窑以后,三彩就变成了很多色彩,它有原色,有复色,有兼色,人们能够看到的就是斑驳淋漓的多种彩色,这是唐三彩釉色的特点。

小题1:请概括唐三彩釉色的特点。(2分)

小题2:请用下定义的方式说说什么是“开脸”。 (2分)

小题3:阅读第二段中的画线句子,你认为它对唐三彩烧制过程的介绍全面吗?为什么?(3分)

小题4:唐三彩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从哪里可以看出?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3分)

小题5:唐三彩中的唐马有哪些造型特点体现了动感的一面?(3分)

题型: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案件的确认标准是什么。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