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今天,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处于转型期,关注经济发展质量、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

题型: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问题:

材料:今天,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处于转型期,关注经济发展质量、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从党的十八大到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央领导多次强调:经济社会发展不应片面,将来的发展可能会经历一个中速增长期,很难长久保持两位数,但是只要保持住的增长,到年实现小康就完全有可能。过去的经验表明,单纯地追求GDP还会带来环境污染,今年我国的经济工作,必须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尊重经济规律,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地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真理的相关知识,分析对GDP认识的变化过程。

考点:高中政治思想品德求索真理的历程求索真理的历程题库
题型: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若函数f(x)=x2-2(2-m)x+5在区间(-∞,4]上单调递减,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题型: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关于地球自转、公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周期都是一年

B.四季变化是由地球公转引起的

C.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相同

D.地球自转产生昼夜更替现象

题型: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根据下面资料回答91—95题:2009年末,我国就业人员总量达到77995万人,比2005年末增加了2170万人。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镇吸纳就业的能力增强,促进了乡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2005年到2009年,城镇就业人员总量由27331万人增加到31120万人;城镇就业人员占全国就业人员的比重从36.0%上升到39.9%,乡村就业人员总量由48494万人减少到46875万人。我国第一产业就业人员2005年为33970万人,2009年减少到29708万人;第二产业就业人员2005年为18084万人,2009年增加到21684万人;第三产业就业人员2005年为23771万人,2009年增加到26603万人。2009年末,城镇私营个体就业人员为9789万人,比2005年增加了3553万人。“十一五”时期的前四年,城镇非公有制经济共吸纳就业4947万人,年均增加超过1200万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成为缓解城镇就业压力,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

2009年末与2005年末相比,我国第二产业人员年均增加()。

A.566.4万人

B.708万人

C.720万人

D.900万人

题型: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规定:铁路的重要桥梁和隧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由()负责守卫。

A.铁路运输企业

B.道路管理部门

C.地方人民政府

D.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

题型: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在发生经济业务时,单式记账法只在一个账户中登记,复式记账法则在两个账户中登记。( )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