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体制改革在走向深入的同时,暴露了各种矛盾与冲突,如社会冲突域对立、贫富差距与腐败

题型:单项选择题

问题:

经济体制改革在走向深入的同时,暴露了各种矛盾与冲突,如社会冲突域对立、贫富差距与腐败等,普遍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困扰着改革进程。对此,政府应()

①消除对立,不断解决矛盾

②勇于突破规律,尽量回避矛盾

③承认矛盾,积极正确解决矛盾

④针对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措施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考点:高中政治思想品德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题库
题型:单项选择题

How far is it              Beijing             Canada?[ ]

A. for, to    

B. from, to    

C. in, at 

题型:单项选择题

执行unix命令chmoda-xtestfile后,()。

A.仅文件所有者具备执行权限。

B.文件所有者无写权限。

C.文件所有者、同组用户及其它用户均无执行权限。

D.文件所有者、同组用户及其它用户均无写权限。

题型:单项选择题

人的神经细胞、精子、卵细胞、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条数依次是[ ]

A.46、23、23、23

B.46、23、23、46

C.46、46、46、46

D.23、23、23、23

题型:单项选择题

读下面两首诗,完成①一②题。

马嵬

袁枚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马嵬

李商隐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年七夕笑牵牛。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①对这两首诗选材立意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诗均取材于唐玄宗与杨玉环之事。

B、两诗立意亦相同,都是归罪杨贵妃。即“女人祸水”之意。

C、在立意上,袁诗认为唐、杨生离死别,并不值得特别同情。

D、在立意上,李诗别出新意,把讽刺矛头直接指向了唐玄宗。

②对这两首诗的形式和写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两首诗都属格律诗。

B、袁诗属古体诗;李诗属近体诗。

C、两诗都化用了白居易《长恨歌》中“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诗句,用意也是相同的。

D、除用典外,李诗还运用了对比修辞格,袁诗还运用了比喻修辞格。

题型:单项选择题

热喷涂前对基本金属的净化处理主要是除去金属表面的()的粗化处理。

A.油脂

B.锈

C.氧化皮

D.旧涂层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