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在对外交往和宣传中,频频出现“中国形象”的词语。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形象

题型: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问题:

近年来,中国在对外交往和宣传中,频频出现“中国形象”的词语。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形象”有不同的含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启蒙时代法国人眼中的“中国形象”

在启蒙时代,中国形象变为了启蒙思想家手中的一件武器。启蒙思想家普遍认为,用道德治理国家是中国的一大特征。道德与宗教、法律、礼仪、风俗融为一体,成为上至皇帝、下至小民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国家因而长治久安。

——许明龙《18世纪法国思想家论中国的德治》

材料二

材料三

近代美国人眼中的中国形象

1958美国人伊罗生出版的《浮光掠影——美国关于中国与印度的形象》一书,将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分为下列六个阶段:①尊敬阶段(18世纪)②轻视阶段(1840-1905年)③乐善好施阶段(1905-1937年)④赞赏阶段(1937-1944)⑤清醒阶段(1944-1949)⑤敌对时期(1949-1972)

材料四

黄祸(Yellowperil)

黄祸(Yellowperil)是殖民主义时期美国和欧洲殖民主义国家煽动对亚洲民族,尤其是对中国的偏见的一个用语。从威廉二世正式提出“黄祸论”之后,西方列强各自根据自己不同的在华利益提出各种版本的“黄祸论”,不同时期,不同需要,其所强调的内容也不断变换。其内容概括起来讲:以汉族为主体的中 * * 是“劣等”民族;中国土地贫瘠,而且人口众多,人口对外扩张不可避免,而这必然要冲击西方的优秀民族;中国人散布世界各地,请老节俭,索酬低廉,抢了外国人的工作岗位;中国人野蛮好战,中国多年受外国剥削压迫,一旦强大起来,必然对其压迫者实行报复……中国人一旦采用西方的思想和技术,中国军事和经济必将迅速发展,会威胁全世界。

——薛衔天《百年潮》

材料五

根据材料四,概括有关“黄祸论”的观点。请你联系19世纪末20世纪初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史实,说明“不同时期”的“不同需要”分别是什么?

考点:高中历史启蒙运动启蒙运动题库
题型: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以下比值可以用来反映骨髓增生程度的是()

A.幼稚粒细胞/幼稚红细胞

B.幼稚粒细胞/成熟红细胞

C.幼稚红细胞/成熟红细胞

D.粒细胞/幼稚红细胞

E.有核细胞/幼稚红细胞

题型: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29岁初孕妇,临产16小时,胎儿娩出后,宫底降至脐平后复又升高达脐上, * * 流血约200ml,暗红色,后胎盘排出。

以下处理错误的是()

A.接产者用手下压宫底或牵拉脐带协助胎盘剥离

B.确认胎盘完全剥离后可协助娩出胎盘

C.检查胎盘胎儿面有无血管断裂,及时发现副胎盘

D.胎盘娩出后仔细检查软产道有无裂伤

E.在胎儿前肩娩出时静注麦角新碱0.2mg预防产后出血

题型: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为深蓝色粉末,微有草腥气,味淡的中药材是()

A.青黛

B.儿茶

C.海金沙

D.五倍子

E.冰片

题型: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目标是指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和一定时间范围内,个人,群体或组织以预测为基础,按一定的价值观,对自身行为要争取达到的最终结果所定的标准或规格,它具有()性质。

A.指向性

B.社会性

C.可行性

D.层次性

题型: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高强度螺栓联接的特点是什么?它与铆接联接有什么区别?

更多题库